劃退機制與體制包容性的實踐與侷限——以八大黨派在全國人大集體特徵為例的分析

来源 :北京大学2012政治学行政学博士论坛暨国家的治理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h07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據劃退規則來比較中共與八大黨派的退場機制差異。依據本文對全國人大常委會與 專委會中民主黨派的職務與流動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一)在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層級, 在連任比率與年齡上,八大黨派規定較為寬鬆。(二)民主黨派在全國人大的常委會與專委會的席 次安排,確實呈現特定比例,然而比例偏低。(三)在常委會與專委會的職務安排,基本上是基於 統戰的需要。在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層級基本上安排一個席次,在委員層次則多安排進入教科文衛 委員會。(四)從轉任前職務觀之,八大黨派在中央多擔任經濟相關職務,在地方則是分管文化、 教育等工作,雖然學歷耀眼,也有一半左右的專業化比例。然而在菁英尚未退場的流動過程中, 基本上就被排除在特定領域。同時,經濟、文化、教育等領域,也與無黨派能進入的領域高度重 疊,因此壓縮了八大黨派的政治空間。因此即使人大的專業化比例日益提高,恐也無法使這些學 有專精人士打破此一政治邊界。 正如文獻所指出,中共擴大了組織包容性,利用立法機制整合不同社群。但實際上考察八大 民主黨派在全國人大的靜態與動態,實際上是一種歧視政治在劃退前後的反映與延伸,主要呈現 在下列幾個方面:(一)在菁英晉升的階段,八大黨派主要是擔任中共的副手,此一現象繼續反映 在退場後的全國人大。在全國人大領導職務的政治門檻,依舊是中共黨員的身份。(二)在菁英流 動的階段,中共黨員的歷練較為完整而豐富,相較之下,八大黨派主要的工作經驗是在經濟、文 化、教育等層面。公安、國家安全、外交等領域難以觸及。此一趨勢也繼續反映在專委會的進入 條件上。(三)在菁英劃退階段,中共黨員多能進入與其過去職務相關的專委會。而八大黨派受限 於流動時的先天不足,劃退後的政治空間仍有多所限制。綜觀全國人大的發展趨勢,一是繼續做 為菁英退場的政治出口,二是專業化。雖然八大黨派並未被排除在政治出口的安排,但是由於在 退場前的諸多限制與歧視,仍舊繼續在退場後的組織,也就是二線政治運作其規則,使得其影響 力只能在相當有限的領域發揮。因此,全國人大即使進行深度的專業化取向改革,有形無形的黨 國邊界、中共黨籍菁英的旋轉門現象以及所謂的歧視政治,依舊有效的排除了非黨勢力的參與和 競爭。
其他文献
在以往工作中,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较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问题频出,工作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对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造成了较大的损害,不利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对各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对一些国际先进技术的学习和采用,使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也节约建筑成本上也起到了很
本研究将运动式治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试图深入检讨其发生逻辑与社会后果。作者 认为中央政府通过直接治官来达到间接治民目的形成上下分治的治理结构,这一治理结
会议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水利建设管理也亟需根据社会发展进行共同进步.水利项目的建设质量和安全一直是管理的关键部分,随着全社会对工程建设管理的更高要求,很多新技术被使用到
作为中国独有的一种社会组织现象,单位被认为是透视中国城市社会基层组织制度和秩序 结构的一个基本视角和独特窗口。我们选择了一家在京热电厂作为我们的调查对象,试
会议
我国经济在持续不断发展,为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设立了一系列的相关实质条件.城市地铁作为城市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其建设规模逐年扩大.城市地铁工程施工安全防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