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甲醛清除剂研究进展

来源 :2016上海市食品学会年会暨上海市“食品·创新·绿色·共享”研究生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xiao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简要介绍了食品中甲醛的来源、危害及其对食品品质的影响,系统综述了近年来食品中甲醛清除剂的种类以及复配型甲醛清除剂的研究,为今后选择适合的甲醛清除剂提供依据,并展望了新型甲醛清除剂的环保、高效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本文旨在从滋味角度探究红鳍东方鲀美味的奥秘,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原子吸收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等方法分析测定了生鲜红鳍东方鲀肌肉中水溶性滋味物质,分析了各滋味物质的滋味活性值(taste activity value,TAV),并通过感官减除实验对红鳍东方鲀肌肉中特征鲜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IMP的TAV值为8.52远大于1,说明具有鲜味的IMP对红鳍东方鲀特征滋味具有显著的贡献
沙蚕是常见的环节动物门海生动物,生长在河口附近或海岸的滩涂.沙蚕属于药食同源的海洋生物,沙蚕也是鱼虾的天然饲料.沙蚕具有补脾益胃、补血养血、利水消肿等药理药效作用.沙蚕营养成分丰富,氨基酸含量占沙蚕干重的67.43%,脂肪酸含量占沙蚕干重的14.24%,其中EPA含量为6.53%,沙蚕还含有Cu、Sn、Se、Hg、As、I、Zn和Cd等多种微量元素.沙蚕中丰富的羟脯氨酸、脂肪酸、纤维蛋白溶解酶、纤
溶菌酶是一种碱性蛋白酶,在体内免疫系统中对抵抗微生物感染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溶菌酶的分类、结构及其作用机制。主要对i型溶菌酶的基因组结构与特征进行分析,对i型溶菌酶的系统发育进行了比对,同时根据最近的研究来分析i型溶菌酶的组织分布。目前,i型溶菌酶在原核表达系统与真核表达系统中均已成功的表达出重组溶菌酶,重组的溶菌酶都表现出抑菌活性。由于溶菌酶的价值所在,其在食品行业、医疗行业等均有广泛的应
防御素是机体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古老的宿主防御机制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生物体的先天性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是抵御外来微生物入侵的重要物质。防御素是抗菌肽中的一个大家族,是一种富含半胱氨酸的内源性小分子多肽,对细菌等微生物具有广谱抗性,同时对某些恶性肿瘤细胞也有毒杀作用,其在感染性疾病的控制以及禽畜生产中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迄今为止,国内外对海洋生物来源的防御素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
目的 对抗肿瘤活性肽QX3-1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条件进行优化,以获得更多的融合蛋白.方法 通过改变影响QX 3-1-pED/BL21重组菌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量的培养基、诱导温度、乳糖诱导剂的浓度和诱导时间等条件,分别进行SDS-PAGE,并用Band Scan凝胶分析软件来分析以上条件对目的蛋白的表达量的影响.结果 QX 3-1-pED/BL21重组菌在酪蛋白胨培养基中,于37℃条件下,用1
制备鱼类主要过敏原小清蛋白单克隆抗体。使用硫酸铵分段盐析法提取、纯化鲫鱼小清蛋白,使用SDS-PAGE对蛋白纯度进行鉴定。将纯化后的小清蛋白作为过敏原免疫BALB/c小鼠,取血清效价最高的小白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经间接ELISA筛选阳性孔、有限稀释法亚克隆、体内扩大生产制备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小清蛋白单克隆抗体。并通过SDS-PAGE、western-blotting、试剂盒对单克
本文重点对中国传统食品“金华火腿”火踵、上方、中方和滴油各部位的主要成分及其在晾挂发酵工艺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液质联用(LC-MS)法测定了金华火腿在此工艺过程中丙烯酰胺含量的变化趋势。实验结果表明:在晾挂发酵工艺过程中,金华火腿不同部位肉中丙烯酰胺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变化趋势与其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和脂肪的降解有着直接联系。为有效控制金华火腿发酵过程中丙烯酰胺的含量提供理论依据。
为探究原花青素B2 (B2)在小鼠血浆与肝脏主要代谢产物的形式.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级阵列-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UPLC-DAD-IT-TOF-MSn)技术测定分析B2灌胃小鼠的血浆与肝组织样品中代谢产物.结果 表明,B2在小鼠体内结合代谢产物形式主要包括:甲基化(8种)、磺酸化(7种)、水合(5种)、羟基化(1种)、葡糖苷酸化(1种),在血浆、肝、中检出的B2代谢产物的种类分别为9、7且发现
本文探宄了采用电子鼻和非线性数据处理技术的对虾新鲜度快速确定方法.测定了4℃贮藏的对虾电子鼻响应.同时,测定了理化指标(硬度,pH,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总菌落数(TVC),以及人为感官评价)用来为电子鼻分析提供新鲜度参考.电子鼻检测数据经主成分分析,随机共振和双层串联随机共振分析.主成分分析部分区分了不同贮藏时间的对虾.随机共振和双层串联随机共振信噪比谱特征值成功地区分了所有的对虾.对理
提取并分析东紫苏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东紫苏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成分进行分析.东紫苏挥发油提取收率为2.56%,从中检测并鉴定出16种化合物,占总挥发油质量的80.32%.其中相对质量分数最高的成分是桉树醇,占43.57%.东紫苏的挥发油成分复杂,主要成分是:桉树醇、乙酰基丁酰2,3-己二酮、3-乙烯基-乙烯基戊烯、莰酮、6,6-二甲基-2-亚甲基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