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并发腓骨应力性骨折

来源 :第十六届全国足踝外科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8199948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腓骨受力较少,下肢应力性骨折更多见于胫骨,然而部分后足畸形的患者往往伴有下肢力线外移,从而导致腓骨的受力相应增加,最终引起应力性骨折。我们报道1例罕见的腓骨应力性骨折,该患者为扁平足Ⅲ期,伴有僵硬性跟骨外翻畸形。最初的X线片并未提示明显异常,通过CT检查确诊腓骨远端应力性骨折,予以石膏固定等保守治疗后恢复良好。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29例大面积逆行皮肤剥脱伤诊治的实践经验.方法 应用多种方法术中判断剥脱皮瓣的血运,分类而治.其中逆行皮肤剥脱面积为110 cm2~230 cm2.结果 随访3个月~2.5年,术中判断尚有血运的21例中优9例、良8例、中4例.术中判断无血运的8例中行反取皮植皮后成活.结论 通过术中判断剥脱皮瓣的血运,采取不同方法治疗是以最佳质量修复创面,恢复皮肤原有功能的关键.
目的 探讨14例严重创伤离断>8h的大肢体再植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方法 涉及了手术中各种处理方法与术后所采取的各种措施.结果 14例患者再植后12例成活,2例坏死,5例术后出现静脉危象,2例动脉危象,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肉坏死,术后全身表现比较明显.11例术后危险期存在不同的精神症状,随访3个月~2年,12例成活肢体功能保存良好,全部患者精神症状消失.结论 >8h的复杂离断伤,在春秋冬季气温较低时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足踝部复合组织缺损感染性创口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足踝部创伤后易形成较大面积的复合组织缺损,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深部软组织、骨及关节的感染.2007年3月至今,针对深部组织感染性创口,采用VSD治疗,可以及时、有效的控制感染,为二期皮瓣修复创口及功能重建创造有利条件.应用VSD前需对创口感染性坏死组织进行彻底的扩创,包括皮肤、肌肉、肌腱及骨,对尚有血运组织可适当
目的 总结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联合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15例足踝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8例,女7例;年龄15~61岁,平均36.4岁.机器绞伤10例,交通伤5例.损伤部位:踝部7例,足背部5例,足跟部及足底部3例.创面范围为9 cm×8cm~16 cm ×9 cm.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12h,平均7
目的 探讨跟骨骨折骨水泥及人工骨填充术后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方法及填充的必要性。方法 2004年至2012年8年,收治跟骨骨折填充骨水泥及人工骨患者6例8足,均为男性,受伤时年龄25~56岁。闭合骨折3例3足,开放骨折3例5足。受伤后第1次手术,4例为跟骨解剖钛接骨板,2例为斯氏针固定;4例5足手术中充填万古霉素抗生素骨水泥,2例3足充填进口人工骨。感染时间3例5足手术后近期感染,3例3足手术后6个月
目的 跟骨骨折接骨板固定术后部分病例出现皮缘坏死、接骨板外露,治疗不得当会继发感染、骨髓炎.探讨接骨板外露后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采用清创封闭式负压吸引联合腓肠神经筋膜蒂皮瓣移位,治疗跟骨骨折接骨板外露8例,男7例,女1例,年龄19~55岁.致伤原因均为坠落摔伤,跟外侧切口接骨板内固定,就诊时间为拆线后接骨板螺钉外露5~25 d.创面位置均在L切口的拐角处,缺损
会议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足踝外科应用中的并发症和禁忌证,分析并采取措施减少相关并发症,使其在足踝外科的应用中更加成熟。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足踝部创面应用VSD的疗效,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产生并发症的原因,采取相应解决办法。结果 密封不严密18例,为最多见的并发症,组织缺血坏死3例,引流血性液体过多3例,引流堵塞3例,创面负压不够2例。结论 足踝部使用VSD,要排除禁忌证,术中
目的 报道跟骨外伤性骨髓炎的治疗。方法 1997年至2012年15年,收治跟骨外伤性骨髓炎32例36足,男23例,女9例。年龄17~65岁,平均41岁。细菌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18例,MRSA5例,绿脓菌2例,大肠杆菌3例,鲍曼氏不动杆菌1例,混合菌2例,不明1例。受伤时情况:闭合骨折9例10足,全部用重建钛接骨板固定;开放性骨折23例26足。初次手术方法:跟骨重建钛接骨板固定25例28足;斯氏针
目的 研究跟骨外侧壁皮下脂肪厚度与跟骨骨折外侧L型切口切开复位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由同一组足踝外科医师实施手术的跟骨骨折患者进行跟骨外侧壁皮下厚度的连续测量。根据吸烟习惯、足部疾患、BMI指数、手术时间及引流量等条件入选47例,其中Sanders Ⅱ型16例,Ⅲ型31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开始,连续每天采用超声测量跟骨外侧壁标记点位的皮肤至跟骨的距离
会议
目的 解剖观察跟骨外侧皮肤的血供,了解跟骨外侧动脉的影响。方法 人体下肢常规防腐动脉内红色乳胶灌注标本解剖观察跟骨外侧动脉的来源、走行、分布和吻合。结果 跟骨外侧动脉在外踝尖上方12 mm~34 mm处来自腓动脉发出,向后下方迂曲走形,在跟骨结节水平距跟腱前缘距离6mm~15 mm转而向下,与足底垂直走形,在足后跟转而向前,通向第5跖骨基底。跟骨外侧动脉在外踝尖后下方和下方沿跟骨外侧壁迂曲行进,发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