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山地灾害基本特征及滑坡与降水关系研究

来源 :全国第五次地质灾害防治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ar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析三峡库区山地灾害的基本特征,着重讨论库区滑坡灾害与前期降水量的相关关系,发现三个降水因子与滑坡发生的关系最为密切,在此基础上得到诱发滑坡发生的两种降水类型,最后运用Fisher判别法则建立滑坡发生的降水预报方程,为库区山地灾害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应用973项目"我国重大天气灾害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的研究成果-边界层多尺度湍流参数化方案,对长江三峡地区的暴雨进行了模拟研究,并与MM5模式附带的MRF边界层参数化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多尺度湍流理论能够反映出实际大气边界层中热量垂直输送的规律,将其用于中尺度暴雨数值预报模式的边界层物理过程参数化是可行的;多尺度湍流参数化着重考虑含能量最大的涡的作用和地表层、边界层内各层次网格
以2003年3月航摄的1∶5万航片为主要遥感数据源,辅以quickbird、ETM卫星数据,1∶1万地形图为地理控制数据源;用"数字滑坡"技术方法在三峡库区中前段,包括三峡大坝和秭归县、屈原镇和兴山县所在的香溪河、归州镇所在的归州河、巴东县、巫山县、奉节县、云阳县、万州区城区共8个移民新城镇及附近库岸,共计约1100km2范围,获取了滑坡分布及其发育环境的基本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制作了下列反映本区滑
根据巫山二郎庙滑坡地层特性、地质技术要求、历史钻探方法及效果选择SD型单动双管钻具+ST复合泥浆的钻探方法,达到满足地质技术要求,为巫山二郎庙滑坡防治工程提供了有力的基础资料的效果.
岩溶浸没内涝灾害的发生和分布在总体上受岩溶区地质、地理和气象条件制约,又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关系密切.国内外的社会实践与经验证明,灾害的发生危险程度与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加剧呈正相关关系.随着岩溶区各项经济建设迅猛发展,人口(固定与流动)的大量增加,生产生活的需求对资源开发强度日益增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愈加深刻.为此,应加强岩溶浸没内涝灾害发生和发展特点及规律的研究,以便对其进行控制与治理.
金丽温高公路是连接浙中南的主要通道,石帆边坡是金丽温高公路的典型路堑边坡,其稳定性分析方法具有示范性.在边坡地段工程地质条件详细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边坡潜在破坏模式分析结果,运用经验估算方法求取潜在滑移面的抗剪强度参数,评价了石帆边坡的稳定性,提出了边坡治理方案.
针对工程中滑坡中岩土性质的具体情况,假定地基系数满足线性增长规律,考虑桩身自重的影响,得出斜向锚索荷载、滑坡推力以及锚固段抗力共同作用下的抗滑桩计算分析的有限杆单元分析计算方法.结合具体实例,对上述方法进行了验证,同时探讨了在无预应力锚索和不同锚索力作用下抗滑桩的受力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预应力锚索的使用对抗滑桩的受力状况有较大的改善,并且施加于锚索上的预应力为0.3倍剩余下滑力时,抗滑桩的受力最合
长江三峡库区滑坡体的形成、演化与滑坡所处区域构造特征、局部构造特征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表现为滑坡体的存在受控于区域构造演化,同时又是局部构造后期改造的结果:第一,前期构造的"反转"变形是在薄皮构造控制下滑坡形成的一种可能的形式;第二,裂隙的组合形式、组数以及与河流流向的关系对滑坡的形成及规模具有控制作用;第三,同期或不同期次构造的复合部位是滑坡发生的主要集中地区.
在区域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价及区域降雨监测的基础上,在四川雅安雨城区开展了大中比例尺的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研究工作.建立了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的算法,并建立了适合县,(市)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的模型.模拟运行和正式运行证实,本方法效果较好,能够在类似区域进行推广.
本文根据野外调研和工程勘察资料,查明了清江隔河岩库区天池口滑坡的几何结构和工程地质特性,探讨了天池口滑坡的变形破坏机制.结合工程勘察测得的物理力学参数分析了滑坡在蓄水和降水时的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在目前正常蓄水条件下,该滑坡体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本文简介了长江三峡库区岸坡的风化剥蚀速率、库区岸坡陡崖崩塌后退的速率以及崩坡积物的蠕动速率,重点就岸坡的物质运动与灾害事件进行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