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砾岩油藏注水吞吐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来源 :2020国际石油石化技术会议(2020IPPT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dongfen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砂砾岩油藏非均质性强、产量递减快、能量补充困难.吐哈某区块为深层低渗砂砾岩稠油油藏,依靠常规开发方式难以经济有效开发.为此,提出了一种注水吞吐开采方法,建立了注水吞吐物理模拟实验系统,研究了渗透率、注水速度、注水量、焖井时间等因素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注水吞吐是深层低渗砂砾岩稠油油藏的有效开发方式之一,增能、渗吸、置换是注水吞吐的主要机理.注水量、注水速度主要影响增能的幅度、注入水影响范围,是后期开采的主要能量来源;焖井时间主要影响注入水和压力在储层中的传质和传递,低渗透基岩中的渗吸作用显著,油水置换程度受到焖井时间的影响;对于低渗透储层,基质渗透率越高,吞吐效果越好.该研究对于深层低渗砂砾岩稠油油藏的有效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超亲水膜的出色抗污染性能在废水处理和油水分离领域倍受关注.目前广泛使用的商用膜材料具有较好的孔隙结构与机械强度,但大多呈现本征的疏水性,迫切需要一种简单、温和、环保、通用的方法将各种疏水性膜改性为超亲水性膜.本文采用单宁酸(TA,天然植物多酚)和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共沉积作用在PVDF微滤膜表面构建具有微纳粗糙结构的基底层.所合成含多酚的亲水聚合物与基底层通过氢键、π-π、迈克尔
三维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在油气田建设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实现三维虚拟场景的构建,对真实施工场景进行可视化模型的再现.获取高清的航测的影像数据和数字高程数据,利用KLSeisⅡ的三维可视化功能进行虚拟场景建模,对地理信息源数据开展层次细节模型的数据分级预处理,重建三维虚拟施工场景.使用西部油田的航测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验证KLSeisⅡ构建三维虚拟场景的有效性,三维虚拟施工场景的数据具备可量测性,可以辅
文章通过分析在当前生态环境保护新形势下,油气田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过程中暴露出的国土空间规划中三条控制线的划定和落实、相关环保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和具体化、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缺乏充分论证等问题,提出了进一步评估、梳理现有生态保护红线的范围和功能分区、区别对待,增强生态保护红线禁止情况的针对性,降低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内油气生产设施退出的盲目性,提高油气资源探、采矿权批准的严肃性,分级管控、建立战略储备
水平气井压裂工艺的顶替阶段多采用过顶替工艺.本文通过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开展水平井不同压裂裂缝形态下过顶替对压后产能的影响程度研究.研究表明:若过顶替后裂缝完全闭合后,水平井产能仅为平衡顶替产能的12.3%-15.0%,裂缝形态则对产能基本无影响.过顶替后返排考虑支撑剂的回流作用,单一缝的产量变化率为5.1%-13.6%,对产能的平均影响率为20%左右;复杂缝的产量变化率为3.5%-8.3%,对产能
海洋工程结构的安全可靠性是海洋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的重要内容.目前,海洋工程的应用范围主要集中在热带和亚热带沿海地区、深海和极地沿海地区和冰原,不仅包括沿海地区、水面和海水,还包括海床和海床下的岩石层.海洋工程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环境挑战.但目前还缺乏系统的可靠性理论研究来应对不断变化的应用环境.介绍了海洋工程结构与可靠性的研究进展,综述了海洋工程结构与可靠性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通过不同的可靠性理
陇东地区是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的新区带,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8段气层组是其主力产气层,该区沉积、储层和成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天然气勘探研究程度均较低.结合测井资料、岩心观察、铸体薄片、物性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地区中二叠统石盒子组盒8段八段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影响储层储集性能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表明,盒8段储层砂岩类型主要为岩屑石
钻井液是钻井施工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钻井液性能的优劣对钻井速度、钻井安全和油井投产后产量的高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人们常用“钻井液是钻井的血液”来形象地比喻钻井液在钻井中的重要地位.随着信息技术和钻井液技术的发展,对钻井液数据的应用分析要求更高.在川庆一体化平台的基础之上,开发建设的钻井液智能化分析系统APP,利用当下流行的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和处理、云计算技术对数据进行采集清洗分析和计算,完
海上平台在钻井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钻井液和钻屑,为了解决实施零排放后废弃钻井液、钻屑需要全部回收,海上钻井平台空间有限,大幅增加了仓储及运输压力的难题.针对渤海油田海上平台废弃水基钻井、钻屑及海上平台特点进行了工艺流程设计,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负压振动筛对钻屑进行二次干燥减量,回收利用钻屑中的钻井液,废弃钻井液经管道絮凝、离心分离工艺满足海上平台水基钻井废弃物减量处理要求.
介绍了国内外S-BTF技术领域状况、理论基础以及在我国渤海油田应用情况,分析了S-BTF技术需要突破的技术问题以及带来的经济效益,对S-BTF技术应用提出了建议,展望了未来S-BTF技术在海洋石油稠油热采应用的发展趋势.
低渗/特低渗油藏基质-裂缝非均质性严重,裂缝发育导致注入流体极易窜流、无效循环.针对低渗裂缝油藏深部调流的难题,研发自生长凝胶粒子体系.以0.35%改性聚合物+0.8%酚醛树脂交联剂在85℃下形成本体凝胶,本体凝胶通过机械剪切得到小尺度分散的凝胶粒子体系.交联剂化学交联保障冻胶强度,聚合物功能结构的氢键、阳/π-π、疏水作用、配位作用等非共价作用促进颗粒生长.优化凝胶粒子制备工艺,进行性能评价.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