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长江下游青铜农具考论

来源 :中国考古学会第十四次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ein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江、浙、皖出土的许多青铜农具,能看出以下一些情况: 青铜农具在其他地方有,但发现不多,每次出土的数量很少。而长江下游则不然,尤其像浙江这样密集型的,即全省将近有二十个县发现有春秋战国时的青铜农具,实属罕见。即使像苏、皖两省发现的较浙江为少,但在其他地方也很少有过。这反映出两千多年前的长江下游金属工具在农业中已普遍使用。《考工记》说越地人人能作农具可能太过,如果说当时民间多能制作而不必依靠官府所作,似乎比较接近实际,这已为现在地下出土状况所证实,即当时确有其事。同时也说明青铜工艺制作已很发达。 出土的青铜农具不仅数量多,而且其品种、式样也多,以臿和耨为例。有多种大小、式样不同的器物,耨的变化尤为突出。(1)最初的类型,仅为双翼。后来在双翼间作出带銎的柱,明显是为了安木柄。柱的长度也由短变长。(2)双翼的端部有垂直于銎柱的条状物,这样可加固翼而不易折断。(3)双翼端部条状物从垂直变为斜出,整个耨变成类似的平行四边形。耨的首部原来角度很大,一般要大于90度,后来角度从钝角变为锐角,小于直角,这比钝角形更易于器身在草丛中前进。耨形的不断改变,目的是增强器物的牢固度,并提高工作的效率。青铜器和铁器相比,其锋利的程度和铁器相近。战国时长江下游地区尽管还缺乏铁器,而用铜制农具耕种,和使用铁器所达到的生产力水平或许不相上下。尤其是当地铜资源较为丰富,这成为铜农具应用普遍的重要原因。总之长江下游因有较发达的农业,成为这一带经济繁荣的基础。《汉书·地理志》说吴有“海盐章山之铜”这样的资源,又有“三江五湖之利”这样的富饶环境。说吴地“亦江东一都会”。在以后的两千多年之中,吴地经济、文化持续发展,劲头强劲,一直成为中国全国少有的发达地区之一。现在出现有名的长三角,自然和悠久的历史渊源有密切的关系。
其他文献
一天,法庭上,坐着审判长、书记员和合议庭成员。还有三个原告,两个律师。(一是原告律师,一是被告律师)审判长宣布开庭,审判长问:原告人姓名、年龄、职业、籍贯、状告何人。
陶鬶在良渚文化中虽然出土数量并不很多,而且也并非贯穿良渚文化始终,但这种器物因其造型复杂,器形变化比较敏感,反映文化变化时序性比较明显,不仅在良渚文化分期中具有典型
会议
ILC是新近被发现的一类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慢性炎症性疾病中起调控作用的免疫细胞.最近有研究发现,其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疾病调控过程.文章就不同ILC
目的:观察热敏灸联合中药离子导入对膝关节炎并关节腔积液疗效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针灸科2016年6月~2019年6月收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关节腔积液患者120例作为研究
口语教学一直是英语教育中的一大难题,目前我国许多中学英语课堂都采用了英语对话教学的方法来提升学生口语能力,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口语学习效率和学习激情并未得到
美国建筑师伊丽莎白·迪勒(ElizabethDiller)与里卡多·斯科菲迪奥(RicardoScofidio)夫妇组成的二人小组,是今天最重要的先锋建筑师小组之一。有趣的是,二十多年来,他们几乎没有设计
当你停下脚步,细心观察身边的这些几近完美的生物时,你会惊异于天工的造化,那些粗笨的蛾翅原来是由千万片形状各异的精巧鳞片组成的,不同的颜色、巧妙的排列构成了特异的花
经过20多年的建设,我国科技馆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在除海南、西藏外,其他省会和直辖市都已建科技馆,并且有的城市对原科技馆进行改建、扩建,还有的直接重新建设.一部分比较
会议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馆事业快速发展,全国省会城市科技馆建设格局基本形成,地市级科技馆建设也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发展以科技馆为示范窗口的科普教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