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P型耐候钢热变形和再结晶行为分析研究

来源 :2010中国材料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he2003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不同的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条件下,利用Gleeble1500D型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Cu-P型耐候钢的热变形过程,在获得了该钢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和热变形方程的基础上,绘制了该钢的动态再结晶图,并研究了它在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再结晶行为及显微组织特点。结果表明:该钢的动态再结晶图由三个区域组成,即完全动态再结晶区、部分动态再结晶区和非动态再结晶区;当变形量和温度一定时,应变速率越低,再结晶过程越易进行,且再结晶晶粒所占体积分数和晶粒尺寸也都越大。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焊接热模拟和实际焊接两种方法,研究了焊接热输入对大线能量焊接E36-W100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焊接热输入对焊接粗晶区组织和性能有较大影
会议
摘 要:对学生开展核心素养教育,能使得学生不断增强个人社会适应能力,运用课堂知识来对生活问题进行思考与解决,在实践中提升个人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若想对学生开展科学的核心素养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等各方面学习能力,其首先要倾听到学生最真实的学习诉求,抓住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增强对书本的教学深度,做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各模块的学习能力;其次,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
摘 要:语文教學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课程,也是必修科目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老师在开展语文活动的过程当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上,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的同时具备一定的思维模式,本文将围绕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话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 思维能力 教学质量  DOI:10.12241/j.issn.
  近几年,随着对汽车安全性和燃油经济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先进高强度钢在车身上的应用比例逐渐增大。本文研究了800MPa级双相钢(DP钢)在应变率10-3s-1条件下、不同拉伸标距对
摘 要:阅读与写作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其理解能力和认知思维尚未发展成熟,因此在学习中会遇到较大的困难。读写结合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增进彼此的衔接关系,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开展语文学习,促进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对于阅读和写作教学的认知程度较低,未能在教学实践中采取有效的衔接措施,其孤立性特征明显。为此,应该加强对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重视,充分发挥其在小学
摘 要: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论述了思维导图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习中的作用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思维导图 小学语文教学 实践探究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6.051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主要探索的是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思维导图的概述  思维导图又被称为“脑图”,它是一种放射性思
  本研究首次使用脉冲单电源在Q195钢表面进行等离子渗铬;分析了渗铬层表面微观组织、表面成分、表面相组成;测定渗铬层在1mol/LH2SO4、1mol/LHNO3两种溶液中的极化曲线,并与
会议
摘 要: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阅读能力形成与发展的主要途径。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专家及活跃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们进行的各类语文教学研究和改革,都是侧重在阅读教学这一层面。但几轮教改下来,反观半数以上的中学语文课堂,仍是教师讲得多、学生学得少,教师讲得精彩绝伦、学生实际收获不大。这表明,单单从教师“教”的层面下功夫,是收效不大的。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课堂阅读,虽然离不开教师的“教”,
摘 要:在大众传媒快速发展和普及的情况下,部分辨别能力相对比较薄弱高中生的思想观念很容易受到冲击。新课改实施以后,高中语文学科教学的优势更加突显,为此,教师应该充分借鉴语文学科自身的优势,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笔者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媒介素养教育的顺利实施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 语文教学 媒介素养 教育策略  DOI:10.12241/j.i
摘 要:语文这一门学科作为传统文化的最好体现,集合了我国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历史,更有利于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合传统文化教育。在近些年来,初中语文教学着重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深层教育,阻碍了这些优秀的精神文明在学生中的传承和发扬。所以,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必须要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我国民族的精神文化,为我国的文化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鉴于此,本文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进行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