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nium-containing ruthenium complex synergizes with natural killer cells to enhance immunotherapy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ip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G-四链体是一种特殊的核酸二级结构,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检测这些肿瘤相关DNA在人体中构象和数量的变化,不但能够为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证据,还可以通过大规模筛查实现肿瘤预警[1].G-四链体结构中3-端和5-端loop区碱基与邻近的G-tetrad平面形成的半封闭手性空腔[2],虽然是外加配体或探针的主要识别位点,但在已报道的识别探针中,G-四链体的手性特征往往被忽视,
本工作将光电化学检测技术与纳米材料结合,构建了一种新型可定量识别谷胱甘肽(GSH)的光致电化学传感器。该传感器以氧化铟锡(ITO)电极为基底,逐层组装铕掺杂二氧化钛(Eu-TiO2)和金纳米颗粒(Au NPs)。
二氧化锡(SnO2)具有优良的光催化性能[1]。本文研究了Eu掺杂型SnO2材料的光电性质。以四氯化锡、无水乙醇、P123、Eu2O3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Eu2O3的纳米介孔SnO2(Eu-SnO2)材料。使用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材料进行表征。
MicroRNA是一类大小约为19~25个碱基的非编码RNA,miRNA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早期诊断及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因此,对于MicroRNA的检测在疾病诊断及分子生物学的功能分析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半导体纳米晶体不断的进步发展,为建立一个高效的光电化学(PEC)检测平台提供了可能,特别是量子点[1]。由于量子点卓越的性能,如光电流转换效率高,与单个光子生成的多个电荷载体,大型光学横截面,可调带隙[2],使其成为有潜力的光电化学活性材料。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而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约占总乳腺癌的近二成[1].TNBC具有侵袭转移快、复发性强的特点,是目前临床治疗的难点.越来越多研究开始从DNA损伤应答系统中寻找治疗TNBC的线索[2],本研究拟从TNBC侵袭转移过程中的DNA损伤应答通路来寻找可能的蛋白靶点.
CRISPR/Cas9因为其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基因编辑时效高等特点被广泛研究,现已经被成功的应用于蔬果等植物的基因编辑、模式动物的基因改造以及疾病治疗等各个领域[1]。基于CRISPR-Cas9多基因编辑技术对于基因家族和通路的研究以及作物改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3]。
原卟啉原氧化酶(protoporphyrinogen oxidase,PPO)是亚铁血红素和叶绿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最后一个共同酶,能够将原卟啉原Ⅸ催化氧化成原卟啉Ⅸ。在植物体内,原卟啉原氧化酶是光依赖型除草剂的作用靶标,除草剂与底物发挥竞争性抑制作用,从而导致绿色植物组织的干枯与白化,并最终死亡。
Protoporphyrinogen oxidase(PPO; EC 1.3.3.4) is an ideal target for herbicide development.PPO inhibitors have many advantages,such as broad herbicidal spectrum,high efficiency in low concentration,long
原卟啉原氧化酶(protoporphyrinogen oxidase,PPO,EC 1.3.3.4)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真菌和细菌中,是亚铁血红素和叶绿素相同生物合成步骤中的最后一个酶,其催化氧化原卟啉原Ⅸ(protoporphyrinogen)生成原卟啉IX(protoporphyrin 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