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

来源 :河南省内科护理新业务及内科专业技术护理新进展暨河南省神经康复新理论新技术高级师资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etai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循证护理的方式组织护理查房,共计12次作为实验组;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常规的护理查房,共计12次作为对照组。结果:将循证护理运用于护理查房中,可增强护士循证护理实践意识、主动参与能力、获取信息能力、提高了查房兴趣、提高了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提高了整个护理工作的质量。结论:将循证护理引入儿童康复科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由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我国为2%‰左右,其不但影响运动功能的发展,也伴随有感知觉、认知以及语言的障碍,言语障碍的发生率较高,据相关统计可达70%以上。最常见的言语障碍类型为语言发育迟缓和运动障碍性构音障碍二大类,此类患儿不仅有单纯的言语障碍,其中绝大部分患儿伴有智力低下、行为异常、注意力缺陷、多动倾向、自闭倾向、情绪及人格障碍、感知觉障碍等多方
目的:探讨回馈教学对住院脑卒中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共77例,采用回馈教学方法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指导.结果:干预后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馈教学有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促进疾病的康复,是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3月人住某院的5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治疗组(25例),采用传统治疗结合物理训练.一个月观察治疗结束后进行康复效果比较.结果:两组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25例患者中有13例的吞咽功能恢复正常,有效率为52%,强化组25例患者中有23例吞咽功能恢复正常,
为了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预防住院患儿坠床发生率中的作用,本文针对我科住院患儿发生坠床的问题,组建了品管圈,寻找问题的根本原因,制定相应措施。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降低了住院患儿坠床发生率,提高了安全护理质量,提升了家属的满意度。
目的:探讨冲击波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 2015年3月本院诊断为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患者,按人院顺序分为30例研究组和30例对照组,分别接受冲击波治疗和注射治疗.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VAS疼痛评分.(2)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疗效.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VAS疼痛评分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VAS疼痛评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100例脑卒中病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治疗及护理。结果:经2-3周康复治疗及护理,使病人肢体功能得以恢复,效果显著。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有利于日常生活能力及躯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目的:总结高压氧治疗脑损伤综合征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方法,旨在提高患儿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脑损伤综合征患儿共98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给予观察组患儿以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并且实施细致的护理,主要的护理内容包括家长的沟通护理、入舱前的护理、入舱后的护理、出舱的护理和护理人员的注意事项等.结果
目的:探讨曲唑酮和佳静安定对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抑郁症伴有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曲唑酮组和佳静安定组两组,在均给予帕罗西汀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曲唑酮和佳静安定,完成4周治疗.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总睡眠时间、早醒延迟时间、夜间觉醒次数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Ⅰ和Ⅱ期睡眠缩短,Ⅲ和Ⅳ期睡眠、REM潜伏期明显延长,与治疗前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目的:探讨CPM机(持续被动运动装置)配合康复锻炼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0例(105膝),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常规康复锻炼,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CPM机,分别于术后1周、2周、4周、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膝关节屈曲活动度评估(ROM)及膝关节疼痛评分(VAS).结果:两组患者膝关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