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CT肾动脉及尿路造影单次扫描新技术与初步应用价值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age12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固定量对比剂2次静注、单次CT扫描实现老年性肾动脉、尿路CT造影的技术可行性及其初步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申请CTU检查且年龄60-100岁患者行了一次扫描的CTUA检查,前期200例患者应用4排CT机、对比剂300及350浓度各100例,后期300例患者应用64排CT机、对比剂300浓度120例、320浓度60例、350浓度120例,源影像在影像工作站作3D VR与MIP等重建.一侧肾动脉、尿路和膀胱同时显影即为技术成功,着重观察双侧肾动脉、肾盂、输尿管起始位置、数目、走行及其解剖变异与病变等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该固定剂量对比剂1个间隔2次静注1次扫描方法同时实现CT肾动脉、尿路造影(CTUA)的技术成功率4排CT为99.25%、64排CT为99.8% (p>0.05),肾动脉与肾盂、输尿管、膀胱解剖、变异及病变同时清晰显示在一帧图像上,腹主动脉、肠系膜动脉、髂动脉也同期显示在该图像上,可行仿真膀胱镜、肾镜、输尿管镜及血管镜重建与全方位显示、观察,源影像及其多平面重建图像清晰显示了肾、尿路及其毗邻结构尤其子宫、前列腺病变富血管情况,图像质量64排CT优于4排CT、其中肾动脉显示效果64排更佳(p<0.001),浓度300 mgI·ml-1图像效果稍逊于350mgI·ml-1者(p<0.05)、320mgI·ml-1图像质量与前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CTUA准确分别揭示了双侧肾动脉灌注、肾灌注、集合系统尤其肾盏肾盂灌注情况,直观显示肾前性、肾性、肾后性改变与评估.本组未见需要特别处理的并发症发生.结论:老年人常规剂量对比剂单次CT扫描同时实现肾动脉造影和尿路造影技术可行且安全有效,4排螺旋CT即可实施实现,64排螺旋CT及高浓度对比剂图像效果尤其肾动脉显示质量更佳,为肾前性、肾性、肾后性病变评估提供了直观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脊柱外骨孤立性浆细胞瘤(SPB)的CT及MRI影像学特点,提高影像诊断水平. 方法 搜集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11例脊柱外骨孤立性浆细胞瘤(SPB)患者的术前影像资料,回顾性分析其CT、MRI表现,对其CT及MRI影像表现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指标包括骨质破坏形态、骨皮质改变、骨膜反应、MRI信号特征、瘤周骨髓水肿、软组织改变以及CT或MRI增强改变等. 结果 13例脊柱外骨孤立性浆细胞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value of Advanced prospective ECG-triggering high pitch 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FLASH-DSCT) used lower contrast agent in the diagnosis of children with congenit
目的 观察介入栓塞联合清宫术和药物治疗后联合清宫术对疤痕妊娠的治疗效果,探讨介入栓塞联合清宫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46例CSP患者进行研究,其中21例患者先行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术后24~48h行清宫术,归入介入组;25例患者先行局部药物治疗再行清宫术,归入药物组。观察两组清宫过程中的出血量、β-HCG值降至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恢复正常月
目的 探讨胸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与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男3例,女4例)胸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重点分析MRI特点及手术病理特征。
目的:使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SL)与动态对比增强技术(DCE-MRI)评估不同年龄肾功能正常人群肾脏皮质血流的变化,并分析肾血流灌注与、形态学、肾功能改变的关系;探讨两种技术评估血流灌注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间,在本院采用GE公司生产的1.5T MR行常规序列、LAVA四期强化及流动恢复反转序列扫描肾脏无明显病变、实验室检查肾功能正常的人群.将所有受试者分
目的:我们测量人体内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胶质瘤的代谢产物与环氧合酶-2(COX-2)在人体肿瘤标本中的表达,并尝试用于在胶质瘤诊断与分级监测进展的作用.方法:39例不同级别的神经胶质瘤患者(WHO Ⅰ- Ⅳ)在手术前或活检穿刺3.0 MRI进行磁共振扫描.石蜡包埋的胶质瘤标本中COX-2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统计学采用参数和非参数检验,包括相关性、Logistic回归和接受者
目的:探讨急性骨髓炎的CT、MRI表现及鉴别诊断,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三例经病理证实的急性骨髓炎误诊病例,观察其部位、形态、CT值及信号强度、强化程度、骨破坏及骨膜增生程度、周围软组织肿胀程度、病理性骨折等情况。结果:三例均无增强,MRI无骨髓水肿,CT见干骺端骨破坏及骨膜增生,周围见硬化缘,可见病理性骨折,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腔积液。结论:MRI对骨髓内的病变的显示具有C
会议
目的 研究艾滋病(AIDS)机会性感染及相关肿瘤累及纵隔肺门淋巴结的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668例AIDS累及纵隔肺门淋巴结患者中经病理、病原学证实的178例患者的胸部CT表现,其中49例行胸部增强扫描,119例行腹部扫描,对CT征象行χ2 检验.结果 178例中AIDS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117例 ,结核42例,播散性隐球菌病10例,非结核分枝杆菌病5例,卡波西肉瘤3例,淋
目的:探讨沙袋压迫在关节部位MRI检查中的应用,以提高检查成功率和图像质量,实现同质化护理 方法:将接受关节部位MRI检查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体位摆放后用海绵填充检查部位空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用沙袋压迫检查部位制动.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观察组1例出现运动伪影,而对照组6例出现运动伪影,观察组运动伪影的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肠管CT在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梗阻部位判断及病因学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本院2014年5至2016年5月期间经手术病理和临床随访证实的61例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61例患者均行肠管CT 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 32 例患者在肠管CT扫描前进行过常规全腹部CT平扫.肠管CT检查前患者均大量口服2.5%等渗甘露醇低密度对比剂充分扩张肠管,经64排螺旋CT多期容积扫描,所有影像资料经后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