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昌乐-临朐玄武岩中单斜辉石巨晶及地幔捕掳体的He-Ar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来源 :全国第七次火山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rge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慢捕掳体矿物中所保存的稀有气体成分特征能够反映地慢源区的演化过程。大陆岩石圈地慢(SCLM)经历了复杂的演化过程,传统的地球化学手段只能部分揭示熔体与SCLM的作用过程。稀有气体元素具有很高的熔体/流体配分系数,在地慢中He、Ar同位素与Sr、Nd和Pb同位素可能是解藕的,因此He、Ar同位素可以作为反映大陆岩石圈地慢的更详细的熔体/流体交代过程的独特的示踪剂。He等对昌乐地慢橄榄岩捕虏体采用真空压碎法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当[He]低于1×10-8ccSTP/g时,3He/4He与[He]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反之,两者则无相关性.所以,针对昌乐地慢橄榄岩捕虏体的样品,选取1×10-8ccSTP/g为压碎法测得数据的阂值,低于此值的样品认为是受到晶格衰变组分影响,高于此值的样品的基本不受晶格组分的影响,能比较好的反应源区特征。稀有气体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与寄主玄武岩有成因联系的单斜辉石巨晶、二辉石岩和纯橄岩都具有比MORB略低的He同位素组成(分别为7.0~7.7Ra,7.4Ra和7.0~7.7Ra)和接近大气特征的Ar同位素比值;来自岩石圈地慢碎片的二辉橄榄岩和异剥橄榄岩的橄榄石也具有同样特征的He(7.0~7.6Ra)和Ar同位素组成,并且与其部分熔融程度无关,指示这个地区的岩石圈地慢受到过来自地壳衍生熔体的交代。二辉橄榄岩和异剥橄榄岩中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具有较低的He含量、3He/4He比值(2.3~7.1Ra),结合样品岩石学及前人地球化学研究成果,推测交代华北克拉通之下新生代岩石圈地慢的熔体可能来自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
其他文献
火山活动的直接产物为火山岩,目前通常都是采用最成熟、测试精度最高的同位素年代学方法之一的钾-氢(K-Ar)法和氢-氢(Ar/Ar)法。火山烘烤层是火山喷发时,下伏地层受火山高温作用而形成的,其形成时代与火山喷发时代是一致的。目前释光(包括热释光TL、光释光OSL)测年和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技术适用于受过高温作用含石英矿物的样品测年。测年范围释光一般为距今10万年以来,而ESR为距今100万年
长白山二道白河流域玄武质熔岩由含斜长石、橄榄石和辉石斑晶的玄武岩(上部)、粗面玄武岩、玄武质粗安岩(中下部)组成.Na2O-K2O和La-La/Yb图解显示玄武岩为钠质、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粗面玄武岩和玄武质粗安岩为钾质、属于碱性玄武岩系列.它们的REE分配形式比较相近,表明它们之间有共同的源区.La-La/Sm图解显示玄武岩保留部分熔融趋势,粗面玄武岩、玄武质粗安岩具有结晶分异趋势.它们的Mg#
淮南是我国东部重要的能源基地,由于长期地下采煤,地表形成大面积的采煤沉陷区并积水,沉陷裂隙可能沟通地下含水层,对沉陷区的积水形成补给,破坏水循环系统,造成农业地质灾害.对沉陷区积水来源的分析有助于理解地下水对沉陷区积水的补给程度,有助于判断沉陷裂隙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程度.氢氧稳定同位素是示踪水来源的重要手段,在淮南矿区采集了旱季和雨季的井水、河水、雨水、沉陷区的积水等不同水体的水样,分析了其氢氧同
本文在简要阐述新生代火山区土壤微渗漏温室气体释放通量的研究方法和测试原理的基础上,以藏南羊八井火山一地热区为研究实例,计算了目前该区土壤微渗漏释放程度强烈的A区和释放程度较弱的B区的CO2气体的释放通量,并估算了羊八井火山一地热区每年以土壤微渗漏的形式向当今大气圈释放CO2气体的总量。研究结果表明,羊八井火山-地热区A、B两区CO2气体的释放通量分别为6.73t·km-2·day-1和98.49t
会议
本研究主要总结近几年来利用流动和固定地震台站记录到的大量高质量到时资料获得的长白山火山、腾冲火山和海南火山等几个火山区的深部细结构,以探讨其深部深部结构和火山起源问题。为更清晰揭示出长白山火山的深部起源,将远震层析成像技术应用于由长白山附近19个宽频带数字临时地震仪记录到的高质量到时资料,揭示出我国东北长白山火山之下深至转换带存在着明显的低波速异常,而在转换带内有明显的高波速异常,表明长白山火山是
为了研究气溶胶来源、物理性质、化学组分、光学性质,要用到物理学、气象学、气候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气溶胶的基本物理、化学、光学特性研究是研究气溶胶对气候和环境影响的基础;解析污染源、研究气溶胶对大气化学过程需要对气溶胶的物理、化学和光学特性进行深入的研究。从粒子的来源看,从关注人为源开始,发展到对生物源、天然源都作为重要排放源来探讨。气溶胶遥感探测是指利用卫星或地基遥感数据对气溶胶的性质进行探测
本文从火山灰云移动轨迹软件的飘移控制方程、风场数据计算、涡流扩散系数计算、粒子沉降速度计算、火山喷发参数计算、边界条件等方面加以介绍,并对冰岛2010年4月艾雅法拉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火山灰云移动轨迹进行了模拟。本文以FALL3D为基础,吸收了PUFF,VAFTAD的优点,研制出了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火山灰飘移轨迹数值模拟软件包。该软件包基于window操作系统,采用中文菜单和界面,风场计算采
本文以钦杭结合带东段为主要研究对象,进一步分为赣东北地区和浙北地区,研究晚中生代挤压一伸展构造的岩石学记录。文章分别介绍了挤压构造的岩石学记录和伸展构造的岩石学记录,作者认为在170±5Ma太平洋构造体系占主导时,古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导致位于扬子和华夏陆块部位的钦杭结合带发生强烈挤压,致使下地壳增厚,其后的软流圈上涌,岩石圈减薄,促使新元古代的岛弧岩石部分熔融形成具埃达克质和岛弧型双重特征的石英闪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