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目的:下腰痛是常见的肌肉骨骼疾病,严重妨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因而探讨较佳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腰椎稳定性训练是当前流行的治疗下腰痛疾病的方法,是通过改善腰椎稳定性缓解患者病症,而运动性腰椎牵引是近来治疗下腰痛疾病的新训练模式,是通过改善腰椎压力缓解患者病症。两种干预模式均对下腰痛患者有较好的疗效,但二者对腰椎稳定性改善的比较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采用运动性腰椎牵引和腰椎稳定训练模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下腰痛是常见的肌肉骨骼疾病,严重妨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因而探讨较佳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腰椎稳定性训练是当前流行的治疗下腰痛疾病的方法,是通过改善腰椎稳定性缓解患者病症,而运动性腰椎牵引是近来治疗下腰痛疾病的新训练模式,是通过改善腰椎压力缓解患者病症。两种干预模式均对下腰痛患者有较好的疗效,但二者对腰椎稳定性改善的比较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采用运动性腰椎牵引和腰椎稳定训练模式,旨在比较两种干预模式改善下腰痛的疗效问题。研究对象与方法:(1)实验对象**大学校内的60名35至55岁的女性下腰痛患者,年龄平均值为43.56±11.65岁,身高平均值为161.27±6.17cm,体重平均值为60.07±11.27kg,排除x射线、ct等检查显示阳性的患者以及过去半年内进行过针对腰椎关节的物理治疗或运动干预的实验对象,实验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实验组为腰椎稳定训练模式和对照组为运动性腰椎牵引训练模式,每组30人。实验前确保实验对象无运动障碍和认知障碍。(2)实验方法通过运动性腰椎牵引与腰椎稳定训练模式干预受试者的腰椎关节稳定性。为期10周,每周3次,两组在训练前和训练结束后测量受试者的腰椎稳定性、腰椎关节功能、视觉疼痛量表(VAS)、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5L)。(3)实验假设(1)腰椎稳定训练对下腰痛患者的腰椎稳定性提升具有较大效果;(2)腰椎稳定性在腰椎稳定训练的改善效果优于运动性腰椎牵引训练;(4)测量方法(1)测试仪器实验使用的测试仪器为关节角度尺,依据骨科物理评估标准进行。(2)实验检测指标及方法使用关节角度尺测量腰椎关节活动范围;腰椎稳定测试包括:俯卧位、侧卧位、前侧位腰椎的稳定性测试及关节功能测试;关节角度记录以度为单位、腰椎间位移以cm为单位,每个部位连续检测2次,取测试的最好成绩。数理统计法借助Origin9.0和Spss23.0统计软件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必要的统计和分析,各指标结果均采用Ⅹ±SD。研究结果:(1)腰椎稳定和运动性腰椎牵引训练组受试者腰椎功能参数变化:(1)与训练前相比,10周运动性腰椎牵引训练组的受试者腰椎后侧稳定性呈显著性提高(P<0.05),关节功能呈极显著性降低(P<0.001),但腰椎前侧、腰椎侧位稳定性分别呈无显著性变化(P>0.05);10周腰椎稳定训练组受试者的腰椎后侧稳定性呈显著性提高(P<0.05),腰椎侧位稳定性、腰椎前侧稳定性及关节功能呈极显著性提高(P<0.001)。(2)10周训练后,与运动性腰椎牵引训练组相比,腰椎稳定训练组的腰椎前侧、腰椎侧位稳定性改善效果更佳(P<0.05),但腰椎后侧稳定性、关节功能组间的组间呈无显著性差异(P>0.05)。(2)腰椎稳定和运动性腰椎牵引训练组受试者身体指数变化:(1)与训练前相比,10周运动性腰椎牵引训练组受试者EQ-5D-5L显著性提高(P<0.05),VAS呈极显著性降低(P<0.001);10周腰椎稳定训练组受试者EQ-5D-5L呈极显著性提高(P<0.001),VAS显著性降低(P<0.05)。(2)10周训练后,与腰椎稳定训练组相比,运动性腰椎牵引训练组VAS的改善效果更佳(P<0.05),但EQ-5D-5L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论:(1)10周的运动性腰椎牵引与腰椎稳定训练模式均改善了下腰痛患者的健康水平、疼痛症状、腰椎稳定性及关节功能。(2)运动性腰椎牵引与腰椎稳定训练模式组的疼痛症状、腰椎前侧、腰椎侧位稳定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腰椎稳定训练模式组的腰椎稳定性改善效果更全面,运动性腰椎牵引训练组的疼痛症状改善效果更佳。
其他文献
解放区后期文学以“事中书写”和“事后书写”两种方式,通过对减租减息运动本身和此期其他相关题材的描写展开了对农民“变天思想”的批判,比较深入地揭露了其中所包蕴的自私观念、宿命倾向、保守品格及其危害性。这一批判是从思想文化的视角出发的,所高擎的是思想启蒙的旗帜,所贯彻的是“以启蒙教育大众”的精神。这说明解放区后期文学与解放区前期文学一样,同样承担起了具有“启蒙”性质的“教育群众”的任务。这从一个方面显
作为解放区“四大名剧”之一,歌剧《王秀鸾》具有较为丰富的民间元素。在内容层面上,它在对“生产”和“团结”双重主题的表现中,运用了为群众所熟习的民间伦理:一方面,在表现生产主题时,它围绕着“过日子”问题,显现出了崇尚日常生活和个体生存的生活伦理;另一方面,在表现团结主题时,又围绕“好好过日子”问题,昭示了讲求“以和为贵”、提倡忍让包容的家庭伦理准则。在形式层面上,它借鉴了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间形式。
点云匹配问题是计算机技术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表面重建、三维物体识别、定位追踪等问题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针对现有的点云匹配算法无法很好地适用于部件位姿调整过程中的点云匹配任务,进而无法完成姿态追踪等问题,提出基于加权距离投票的点云匹配算法,完成部件表面点云的匹配。
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中做的调整和改变。高校辅导员作为实施、指导、组织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其素质能力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健康生活和成长成才,乃至人才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本文基于新时代背景阐述了辅导员素质能力的内涵与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下的要求,旨在探究其进行自我提升和外部推动二维的素质能力提升路径。
1940年代初期的延安文学着意从政治层面描写了陕甘宁边区政府与人民的亲密关系和边区实行的民主政治、民主改革;对于在边区火热生活中涌现出来的普通民众和基层干部中的先进人物,则又分别通过表现其思想觉悟和实干精神、揭示其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公而忘私的品质作出了热烈的歌颂。延安文学对边区生活的如此书写,作为一种文学现象,是历史的实然,但它的发生也具有逻辑上的必然性,是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理论界的倡导与作家的自
半导体器件仿真与设计是一门涉及半导体器件原理、微电子工艺、版图设计和专用仿真软件使用的课程。论文借鉴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的设计思路,确定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思政总目标,设计了6个课程思政指标点,落实了融入时机。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给出了教学案例,体现了课程思政与课程内容的无缝对接、多维度挖掘和灵活性应用。
解放区后期文学对于“鲁迅形象”的政治化建构,使“鲁迅方向”的重心由前期的“为民族”转变为“为阶级”,其中所寓托的“鲁迅形象”也主要由前期的“民族英雄”变为“阶级战士”。建构者揭示了鲁迅“无产阶级”的阶级属性,凸现了鲁迅坚定的阶级立场。以对鲁迅作品的政治化解读为前提和基础,使其发挥了证明《讲话》、助推“文艺为工农兵的方向”和整风运动、反抗国民党专制统治的重要作用;这种由鲁迅的政治之“用”显现鲁迅的政
本文介绍了柬埔寨桑河二级水电有限公司所采用的液位开关控制漏油泵启停存在的液位开关故障问题,结合设备特性及功能特点,利用已经上送监控系统机组LCU的漏油箱油位信号,研究通过Modbus通信传输模拟量液位信号来控制漏油泵正确启停,消除液位开关故障引起的漏油箱液位持续上升,漏油泵无法启停现象。并经试验和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利用模拟量液位信号控制漏油泵启停的合理性、可行性及有效性,为其他同类型辅助控制系统提
<正>“新英雄传奇”是解放区小说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类型。较早对此类小说作出这一命名的黄修己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简史》第二十章“新的天地新的风格”中,分析了赵树理、孙犁的小说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等作品之后,对“新英雄传奇”出现的原因及其代表作作出了论述。这意味着,在他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