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养黑猩猩融入性合笼初探

来源 :中国动物园协会华东协作区2017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xiaowei2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猩猩是典型的社群性动物,但在动物园中受限于笼舍面积和来源情况,无法将所饲养的黑猩猩合笼饲养。这会导致黑猩猩部分自然行为,特别是社会群体行为的消失。杭州动物园共有黑猩猩8只(4 ♂ 4♀),分在两个群体饲养,为提高繁殖成功率和动物福利,我园于2014年底邀请美国凤凰城动物的动物行为管理经理Hilda女士来我园进行黑猩猩的合群试验,合群顺利完成,且效果显著。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论述非洲象首次大群体在分群半圈养条件下,饲养过渡到单独饲养和大群体放展的过程,同时讲述如何过冬和夏天适应的过程及治疗过程。
  目前南美貘在我国多个动物园均有饲养且以成功繁殖。本文叙述了上海动物园一雌性南美貘的从发情到哺育幼仔期间的饲养管理。为今后科学饲养管理南美貘提供实践依据。
  本文总结上海动物园近几年食草动物丰容类型,及丰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为以后丰容库的建立积累素材。
  本文主要研究袋鼠肠道菌群的变化,为其健康生长奠定理论基础。使用酚氯仿异戊醇法提取袋鼠粪便肠道菌群的基因组DNA,并通过PCR-DGGE电泳技术探讨袋鼠肠道菌群结构变化情
  本文通过对四只长颈鹿的饲养管理实践,从笼舍丰容和食物丰容方面进行了总结和研究,初步改善提升长颈鹿的饲养管理,为下一步的饲养工作奠定基础。
  通过近三十次的长颈鹿长途运输的经验积累,总结了长颈鹿长途运输的操作要点及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问题,为今后大型草食动物的长途运输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实践依据。
  对白颊长臂猿的采血训练,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兽医对白颊长臂猿健康状况的检查,增强长臂猿与人的信任感,改善以及减少动物的刻板行为,提高动物福利。笔者2015-2017年陆续对5只
  南昌动物园于2015年12月尝试对鸸鹋蛋进行人工孵化,孵化温度设为36.3℃,湿度为40~50%,翻蛋频率设为2h/次,鸸鹋于孵化53d成功出壳,并对2只幼鸸鹋进行人工育雏,育雏3个月后放
  从2014年7月到2017年7月,杭州动物园饲养的6只赤大袋鼠母兽,共繁殖了10只仔兽,7只存活,3只死亡.在此期间,从这6只母兽中选择3只进行育儿袋检查、育儿袋测温的行为训练,观
  动物的行为训练在现代动物园中是极其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行为训练可以减少医疗和保定等不必要的麻醉,提高动物福利,减轻动物的应激反应,方便饲养管理等。南京红山森林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