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溶解过程中表面侵蚀坑形成的热力学控制机制

来源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wh04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矿物溶解是风化的核心反应,且对不同尺度的地表地球化学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控制作用.长期以来,对矿物溶解过程的研究一直是水-岩界面地球化学的重要课题.目前学界广为接受的观点是大多数矿物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的溶解反应主要受控于矿物的表面化学反应过程,而不是溶质在溶液中的物理迁移能力.在众多支持这一论点的证据中,最为突出的是被溶解矿物表面广泛存在着大量侵蚀坑.但是,从热力学角度出发,晶体缺陷理论指出侵蚀坑的形成并非自发过程,而是受制于溶液的饱和度.本研究拟用方解石作为模式系统,通过溶解实验的方法来估算溶液饱和度对晶面侵蚀坑形成的影响及控制作用。溶液高度不饱和时,二维自发表面侵蚀控制了矿物溶解;溶液接近饱和时,溶解多取决于单分子层台阶的反应性;当饱和度居中时,晶体缺陷诱导的侵蚀坑形成变成了矿物溶解的主要模式。
其他文献
还原态含铁黏土矿物在被氧气氧化的过程中(活化分子氧)能够产生具有强氧化活性的氧化产物如羟基自由基(HO·).这些氧化产物能够氧化自然界中的绝大多数有机质,因此该过程具有
黏土矿物,作为一种廉价的基体材料,在催化、吸附和生物医学等很多领域具有潜在价值.对这类矿物进行功能设计,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应用价值,然而实现可控的微观结构的调整是这类
磷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元素,同时也是自然界不可回收的珍贵资源.众所周知,磷矿藏在地球上分布极不均匀且储藏量十分有限.因此,如何实现磷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回收是现今研究的
在烟气净化化技术中,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NH3-SCR)表现出优异的脱除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化工等行业中.钒基催化剂作为NH3-SCR中最典型的商用催化剂,即使在SO2存在下
矿物表面活性是矿物表界面反应的重要指标性参数,直接制约着矿物溶解与晶体生长、矿物表面吸附与络合、矿物表面氧化还原和催化反应等化学作用的进行.矿物表面活性受表面功能
目前对于天然石墨矿物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因类型与晶体结构、结晶度、石墨化度等矿物学特征之间的关系,对于风化带中石墨的成分、结构和谱学特征的变化鲜有关注.在前期天然
黄龙以其规模宏大、结构奇巧、色彩丰艳的地表钙华蜚声中外.由于黄龙地处高寒地区,其独特的钙华沉积方式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兴趣,其中生物作用至关重要.为探究黄龙水中独特的钙
寻找一种高效价廉且可在室温下分解甲醛的催化剂是改善居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任务。实验中,对低品位的褐铁矿进行简单的破碎分选,得到具有一定颗粒强度的催化剂,于室温下进行甲醛
比表面积是黏土矿物和黏土岩最重要的表面性质之一,是衡量其在油气形成与演化等地质地球化学过程中的反应活性的一个常用指标.膨胀性黏土矿物的层间域也是诸多地球化学过程的
埃洛石和高岭石均为1∶1型层状硅酸盐矿物,其结构单元层由一层铝氧八面体(O)片和一层硅氧四面体(T)片通过顶角氧连接构成.在上述矿物的界面吸附反应中,其体相结构中的硅铝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