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地貌的独特性及其科学释义

来源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三地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ayu0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张家界地貌的提出张家界地貌在70年代末被媒体发现,当时所有媒体称为丹霞地貌,也有称砂岩峰林峡谷地貌的.经笔者考察后在《地理知识》1981年第5期刊文,首次提出张家界地貌概念,认为既不是丹霞地貌,也不应称为砂岩峰林地貌,而是一种新的地貌类型.1984年湖南省省地质学会主持在张家界市召开了全国性"张家界、索溪峪风景地质地貌类型现场鉴定会",到会专家中95 %的人不同意用丹霞地貌和砂岩风铃地貌而主张用地名法命名,但用什么地名未取得统一,旅游业界便一直沿用砂岩峰林地貌.2010年在武陵源举行"张家界地貌国际研讨会"上,被国际地貌最高学术层确定采用.
其他文献
  采用不同浓度的喷施宝有机水溶液在油茶初花期和果实膨大期对长林4号和40号油茶进行叶面喷施处理,通过不同油茶品系的座果率、裂果率、单株果实产量、干出仁率以及鲜果含
会议
  水电资源开发在带来巨大综合效益的同时,势必会对流域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本文利用Landsat ETM 卫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DEM 和野外调查等基础数据,以“3S”技术为支撑,运用
会议
  为研究丹江口水库加高蓄水前农田土壤养分分布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该研究在丹江口水库库岸164 个土壤样品,利用经典统计方法和地统计学分析了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结果
会议
  近年来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频繁出现了雾霾天气,近地面臭氧和大气细粒子污染已经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针对近地面臭氧和大气细粒子重要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
  光化学烟雾是香港和珠三角地区面临的主要空气污染问题之一。尽管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做出了长期努力,光化学污染的形势仍不容乐观。为进一步揭示香港(和珠三角)大气光化
  利用系留气球垂直观测平台,搭载粒径谱仪APS-3321,观测了2013 年12月13日上海市奉贤区(N30°49′47″,E121°30′04″)气溶胶的垂直分布.观测结果表明:在上海市奉贤区距地
  对北京市2014年10月7日~11日灰霾周综合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北京地区连续强霾过程的污染特征,并对其污染成因进行追踪分析.结果表明:灰霾周期间ρ(PM2.5)最高达到454
  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也是疾病传播的主要介质.空气中污染物可分为物理污染物、化学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生物污染物即空气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以及真菌型微生
  大气气溶胶对地球大气辐射平衡和人体健康等有众多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对大气气溶胶颗粒物的数浓度有着重要贡献的新粒子形成事件已在全球范围内多个地点被观测.成核模态
  干旱区属于生态脆弱区,由于水资源匮乏,土壤中的水分是干旱区植物和作物赖以生存的主要源泉,决定着植物或作物根系的发育。干旱区土壤水分的测定有利于研究和了解区域土壤水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