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溶解产物(0M-85 BV)抑制小鼠呼吸道慢性变应性炎症

来源 :中华医学会2014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an16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喂服细菌溶解产物(OM-85 BV)免疫小鼠后,对小鼠呼吸道慢性变应性炎症的免疫调控作用.方法 将实验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即空白对照组(PBS/PBS/PBS),动物模型组(PBS/OVA/OVA),药物干预组(BV/OVA/OVA),和药物对照组(BV/PBS/PBS).首先通过胃肠道途径给予药物干预组和药物对照组小鼠喂服细菌溶解产物处理(喂服3个周期,每个周期10天,停20天),空白对照组和动物模型组用PBS替代;紧接着按照呼吸道变应性炎症慢性模型造模方案给予动物模型组和药物干预组小鼠卵清白蛋白(OVA)致敏和激发,空白对照组和药物对照组用PBS替代.在最后一次激发后,评分小鼠的鼻部症状和测量气道的高反应性.测试完高反应性之后处死小鼠并取材,收集肺泡灌洗液和鼻腔灌洗液,通过灌洗液细胞计数和涂片染色评估呼吸道灌洗液中细胞总数及细胞分类计数;通过H&E染色、PAS染色和MASSON染色评估小鼠肺部支气管和小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以及支气管上皮杯状细胞增生和气道纤维化导致重塑等病理学评分;通过ELISA法检测小鼠肺泡和鼻腔灌洗液中IL-4和IL-13等细胞因子的浓度.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标准化屋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脱落率的成因,制定应对措施,提高依从性和疗效.方法 用回顾性对比研究方法,对800例年龄为5-15岁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哮喘防治中心接受标准化屋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哮喘儿童进行脱落率的分析.结果 皮下注射一年的脱落率为8%;皮下注射两年的脱落率为3%;皮下注射三年的脱落率为2%;总脱落率为13%.脱落的原因依次为1.担心不良反应;2.疗效不满意;3.注射时频繁出
会议
目的 目前研究表明,一些乳杆菌、双歧杆菌和链球菌益生菌菌株能够有效减少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和喘息的发生,但益生菌制剂的最大特点是其作用具有菌株的特异性,本研究评价酪酸梭菌588对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和喘息的预防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纳入分析199例6个月~3岁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其中酪酸梭菌588组65例,匹多莫德组66例,空白对照组68例.酪酸梭菌588组和
会议
目的 调查中国最大城市-上海市居民的过敏性鼻炎伴哮喘患病率,了解过敏性鼻炎伴哮喘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不等比随机抽样方法.按街道/乡镇、居委会/村、户进行随机整群抽样调查.在居委会或村委会的协调下,由调研员对受试者按问卷逐项进行全面的问诊和必要的体检,并完成调查表的填写.
会议
目的 探讨ORMDL3基因多态性与广东地区儿童哮喘不同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中心、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598例广东祖籍儿童(哮喘组300例、对照组298例),参照2008年PRACTALL共识报告对广东地区汉族儿童哮喘临床表型进行分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ORMDL3基因在广东地区哮喘病儿童中占据优势的rs12603332 CC基因型与儿童哮喘各临床表型及过敏性炎症指标(血
会议
目的 一方面咳嗽变异型哮喘、胃食管反流、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是慢性咳嗽的三大病因.另一方面支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及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均很高.因此我们推测变异型哮喘所引起的慢性咳嗽可能存在多重病因.方法 对2013年在我院就诊的咳嗽超过八周,且胸部影像学阴性的慢性咳嗽患者进行病因分析.咳嗽变异型哮喘经肺功能检查,或呼气峰流速变异率诊断.胃食道反流经RDQ问卷调查诊断.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根据症状及前鼻镜检
会议
目的 气道上皮细胞功能失调及屏障破坏在哮喘炎症启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维生素D与哮喘发生及治疗反应性密切相关,既往研究证明屋尘螨(HDM)可以显著引起气道上皮屏障功能破坏,本研究主要探索1,25(OH)2D3对屋尘螨(HDM)致哮喘气道上皮屏障破坏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HDM致16HBE140-细胞屏障损伤模型.跨细胞电阻测定(TER)及异硫氰酸萤光素-右旋糖酐(FITC-DX)法研究1,25(O
会议
目的 既证研究及我们的研究发现,HMGB/RAGE轴参与过敏性哮喘炎症过程,进一步研究发现HMGB1可破坏气道上皮屏障.本研究旨在探讨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在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过表达occludin蛋白并评价对HMGB1致16HBE140-屏障破坏及其他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跨细胞电阻测定(TER)及异硫氰酸萤光素-右旋糖酐(FITC-DX)评价屏障通透性变化;Wb观察上皮黏附和紧密连接蛋
会议
目的 比较哮喘组和健康对照组诱导痰细菌菌群组成的异同.方法 对27例哮喘患者和9例健康患者行痰诱导试验,并行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进行细菌16S rRNA焦磷酸测序,比较哮喘与健康对照组诱导痰样本细菌的组成、丰度和多样性.结果 哮喘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哮喘组ACT评分为22.8±1.8,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3.6±25.9%vs 0.8+0.6%,p<0.001),而肺功
会议
目的 探讨益生菌对于减少婴幼儿频繁喘息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真实世界研究(RWR)原则,对诊断为婴幼儿喘息患儿,发作次数达到或超过6次/年且其家长拒绝接受规则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或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顺尔宁)预防治疗者,根据家长意愿选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在其喘息发作给予ICS、顺尔宁、抗组胺药等短期治疗,观察组在喘息间歇期给予益生菌制剂双歧四联活菌(每次0.5g,每天三次),疗程6个
会议
目的 应用卵蛋白(OVA)构建哮喘小鼠模型,姜黄素干预,探讨姜黄素治疗哮喘过程中,Wnt/β-catenin通路发挥的作用.方法 将40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组、姜黄素组.构建哮喘小鼠动物模型并给予相应药物干预,观察、评估各组小鼠气道变态反应性炎症的程度.于第28天实验组小鼠给予5%的OVA 30 ml/只滴鼻激发,每天1次,连续5天;第24天开始,姜黄素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