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感、人格和家庭关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hu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孤独感是个体心理亚健康的信号,儿童的孤独感将对其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等都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将从人格、性别和家庭关系等角度探讨儿童孤独感的影响因素。方法:在辽宁省某小学随机选取125名儿童(82名男生,43名女生;平均年龄10.2岁)及其父母参与本实验。所有儿童被试智力正常,精神和情绪状态均正常;儿童及其家长均未报告精神疾病或情绪性疾病史。儿童、儿童的父亲和儿童的母亲各自在三个独立的场地完成问卷的填写。儿童完成两项纸笔测验:《儿童孤独感》量表和《儿童14种人格问卷》。儿童父母填写三项纸笔测验:《16种人格问卷》和家庭关系问卷《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及《家庭功能评定》。结果:对男生和女生的孤独感分数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男生的孤独感分数要显著地高于女生,说明男生比女生会更强烈地体会到孤独感。将人格问卷中乐群性和稳定性两个指标的得分平均作为积极情绪人格特征分数,将忧虑性和紧张性两个指标的得分平均作为消极情绪人格特征分数。针对于男生的孤独感所做的相关分析发现:男生的积极/消极情绪人格特征、母亲的消极情绪人格特征和母亲感知的家庭成员情感介入都与男生的孤独感直接相关。针对于女生的孤独感所做的相关分析发现:女生的消极情绪人格特征和母亲感知的对子女的行为控制与女生的孤独感直接相关,母亲的消极情绪人格特征与母亲感知的对子女的行为控制相关,但与女生的孤独感和人格特征均无相关。结论:男生比女生感觉到更多的孤独感;男生和女生的孤独感都与母亲感知的家庭关系有关,而与父亲感知的家庭关系无关。男生的孤独感受到自身的情绪人格特征(积极和消极)、母亲的消极人格和母亲感知的家长-孩子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女生的孤独感仅受到女生自身的消极人格和母亲感知的家长-孩子关系等因素的影响,而与母亲的人格特征无关。
其他文献
背景 视神经炎是神经眼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易反复发作并可造成视神经轴索损害及不可逆性视力损伤,且无有效的防治方法,其发病机制被认为与机体免疫调节失衡有关. 目的 研究辅助性T细胞(Th)亚群调节性T细胞(Treg)、Th17特异性细胞因子及其转录因子在脱髓鞘性视神经炎早期发病中的表达,以明确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脱髓鞘性视神经炎的免疫反应启动及免疫炎症维持机制.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
患儿,女,4岁1个月,右眼下睑肿胀1个月余伴脓性分泌物5d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就诊.家长诉患儿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热2d,未予特殊治疗.体温恢复正常后发现右眼下睑肿胀,色泽灰白,约“核桃”大小,患儿未诉眼痛,否认外伤史.于当地诊所静脉滴注抗感染药物(具体不详)治疗10d,右眼下睑肿胀无明显减轻.后至当地医院就诊,CT检查提示“右眼眶内占位病变”,行肿物穿刺术,提示有“脓性分泌物”,考
随着时代的进步,流行音乐也在快速发展,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态势。中国早期的流行音乐借鉴了许多民族音乐特色,而现在的流行音乐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审美的束缚,更多的贴近现
从元认知理论出发,结合教学法有关理论,探讨自主学习在西班牙语教学中的作用,以及教师的角色。在自主学习模式下,教师需要转变观念,改变教育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西班牙语的学习
总结6例3岁以下小儿全脑血管造影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全面评估病情,导管室做好环境和物品的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医生操作,随时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术后做好精心护理,预防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