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电网自动化智能型辅助指挥系统

来源 :2011年全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f10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网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自动化系统已成为一线人员实施生产指挥,控制运行必不可少的工具。本文较详细介绍了电网自动化智能型辅助指挥系统的设计、推广使用情况,适合在电力系统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合成了一系列纳米CeO2担载的钴氧化物催化剂,利用XRD、FT-IR、UV-Vis DRS及H2-TPR对该系列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低钴载量时,没有检测到Co3O4晶体的形成,Com/nmCeO2催化剂以CoO或钴铈固溶体形态存在;而在高钴载量时检测到Co3O4晶体的生成。碳烟颗粒程序升温反应表明Com/nmCeO2催化剂对柴油机尾气中碳烟颗粒的燃烧具有很好的催化效果。其
本文回顾了信息化十余年新建、扩张、维护、优化等阶段历程,阐述了信息化是提高企业价值、挖掘发展潜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和途径,说明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善组织的绩效,增加组织的灵活性、适应性和竞争力,全面提升组织的业务能力,这正是信息系统深入实施应用的效用价值。
超高压局要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层次,实现“体系化、规范化、指标化”的工作要求,需要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实现对表单流程化、信息化管理,固化工作流程,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2010年,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审计部引入TeamMate审计管理系统,在审前准备、驻地审计、审计报告各环节实施电子化流程,实现系统化、标准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审计成员联机协同工作效率,分级复核也得到进一步加强,系统应用卓有成效。
基于虚拟DCS的火电机组仿真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功能齐全、使用方便等优点,可以进行多种类型发电机组的仿真培训、参数优化以及系统设计等研究工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针对虚拟DCS仿真技术,详细介绍了仿真系统的组成结构、设计思想及其主要功能,为仿真系统的推广使用奠定了基础。
受“市场煤、计划电”形势影响,发电行业已进入并将长期处于微利时代,成本已经成为决定发电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加强指标管理,降低发电成本,华电潍坊发电有限公司自主开发“动态参数运行指导及绩效考评系统”。此系统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实时指导优化机组运行方式,实现指标管理由管到控、层层递进,推动企业生产管理进程,实现了以人为中心的节能降耗闭环管理。
雷电侵入波过电压常常会损坏变电站的电气设备,是对变电站设备绝缘构成威胁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针对这一情况进行了仿真计算,考虑了雷电流、入口电容、接地电阻和变电站出线对过电压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过电压随着雷电流幅值和接地电阻的增大而增大,而入口电容和变电站出线可以抑制这种过电压。当断路器距离母线越远,雷电波的陡度越大,在开断的断路器端部产生的雷电过电压也越高。当断路器的两侧同时有雷电进波时,作用于断
本文基于混沌理论,仅从分析电力负荷长期的历史数据,探寻负荷系统内在变化规律。文章首先对电力负荷历史数据时间序列的内在特性进行分析,按照相空间重构的方法,对电力负荷时间序列建立最大Lyapunov(李亚普诺夫)指数预测模型,为高精度的短期负荷预测系统软件的集成开发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本文以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能”)下属某发电厂DCS控制系统和SIS实时数据库(PI)之间的通讯为对象,介绍了一种采用ICI+OPC实现Baily Infi90DCS控制系统实时数据传送至SIS实时数据库(PI)的通讯技术方式,并结合应用实例,着重分析了一些技术要点、难点及解决方案。
电力系统变电站接地线的管理在防止误操作方面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一种能够有效防止误操作的接地线管理系统。该接地线管理系统能够对集控中心及其变电站接地线或地刀编号、使用位置与数量等动态信息进行实时监测与管理。该系统的应用替代了传统的接地线的手工管理方法,减少了误操作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