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腕踝針治療失眠

来源 :第十一届中国泉州——东南亚中医药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beihua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失眠是一种涉及面广、发生率高的睡眠障碍,轻者入睡困难,睡而易醒,醒后不能入睡,亦有时寐时醒,严重者整夜不能入眠.腕踝针是张心曙自1966年从点刺激疗法开始,在临床实践中受经络学说、耳针、穴位的启发下探索出来的,于1972年才正式定名为"腕踝针".吴炳煌老师临床上用腕踝针治疗失眠收到良好疗效.针灸治疗失眠的历史悠久。并可以完全避免副作用。因为针灸可以通过对穴位的刺激,调整大脑皮层功能,从根本上起到治疗作用。同时,为了巩固疗效。首先要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配合合理科学的治疗手段。腕踝针配体针治疗神经衰弱取得了满意疗效。腕踝针是治疗疾病的一种简易方法,所以常应用予临床。并和其他治疗方法相融合,充分显示出古老针灸的魅力,为患者创造出更好的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支气管镜下冷冻联合局部药物灌注治疗淋巴结瘘型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支气管镜室行支气管检查并接受冷冻联合局部药物灌注治疗的56例淋巴结瘘型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住院患者.总结镜下表现,评价治疗的次数、治疗时间、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56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35例,年龄16~65岁,中位年龄28岁.淋巴结瘘型气管支气管结核镜下表现有
正常人说话的声音清亮圆润,饱满丰富,如果说话的声音表现出沙、哑、嘶、毛时、常是喉咙疾病和全身其他疾病的信号.值得一提的是:人进入老年后,由于生理上的变化,音高、音强和音长都逐渐下降,而且常常颤抖,形成特殊的"老人声"这并不是病态,它是一种功能性障碍,但也应加以注意的是不少老年病同样可导致老年人声音发生变化,譬如患慢性支气管炎不仅影响病人的换气功能,还可损伤声带,使声音沙哑;患肺气肿时呼吸快,肺的风
高脂血症是指血中胆固醇(CHO)和(或)甘油三酯(TG)水准过高,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准过高和(或) 血中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准过低.目前医学界已经形成共识,高脂血症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本临床研究表明,证属痰浊阻遏型高脂血症患者通过服用笔者自拟降脂汤治疗衔能明显降低TC、TG、LDL-C水准,能升高HDL-C水准,且中医证候疗效明显改善,说明该组方疗效确切、稳定,可
咳嗽是常见病,有时也非常棘手,临床尤其慢性咳嗽多见,西药疗效欠佳,而中医有优势。风为百病之长,肺归属于太阳,故为六经之首。本研究采用六经理论对咳嗽进行辨证,并应用于临床实践,并总结了该病案的特征,指出该病低龄发病,病症复杂,病情变化快,家属拒绝西药,强烈要求中药治疗,坚持中医整体辨治,诸症悉平,擅用经方,重六经辨治,分辨虚实,重急则治标,脏气清灵,守“脾常不足”,患儿体弱,加之肝损害,不用药或少用
"脾胃湿热"是中医脾胃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常见的脾胃实证.随着地球气温的转暖,生活水准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药物的滥用,湿热病证的发生呈上升趋势,不仅东南之地罹患者众,西北之域也渐增多.它可出现于各系统的疾病,而消化系统疾病最多,难治性、恶性疾病亦常见.本文就"脾胃湿热"理论的形成和临床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指出“脾胃湿热”是一种病理表现,它在临床各科、各病的呈现,提示中医脾胃的含义,除消
宫颈粘液抗精子抗体是引起女性免疫性不孕的主因,据有关报导:在不孕患者中,免疫性不孕占10﹪~15﹪,且有上升趋势.目前尚缺乏有效而无副作用的治疗.由于历史原因,祖国医学典籍并无免疫性不孕的论述,一些中医药专家、学者大都借鉴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病因病理的研究理论,从中医学理论出发,对其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进行有益地探讨,笔者将临床实践中,根据“轻重缓急”,“治病求本”的原则,“先治病,后种子”。根据疾病发
通过介绍阴阳五行学说的本质是承认差别,注重个体特性这一理念,认为平秘阴阳以求动态平衡是辨证论治的出发点和归宿, 调养阳气培育阴精是平秘阴阳的总纲,养阳育阴大法:通调督任、灸刺并重、针药结合,养阳育阴是总纲,通调督任,灸刺并重,针药结合是大法,后面的三条本人都有专文论述。中医思维就是按阴阳五行等基础理论来研究天人合一,动衡制约;研究人的生理、病理、辨证、施治、预防、养生、康复诸多问题。争取以最少的创
中医药学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也是我国优秀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且对世界文明的中医药源远流长,其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天人合一、动衡制约就是传统文化最精华部分之一。自古至今,闽南中医队伍庞大,业务精湛,为闽南地区乃至海内外,境内外民众防治疾病作出了重大贡献,1949年后在党的展中的历史责任。作为闽南中医,要勇于担责,恪尽职守,做一个无愧于闽南文化的闽南中医,做一个合格的中
“调中州、安五脏”的临床应用,本文从生理、病理观论述其“调中州、安五脏”的思想,并列举四例验案进一步说明治病当从脾胃入手的重要性.
甘温除大热渊源于《内经》理论和《伤寒论》的辨证论治基础上,尤继李东垣之后,对内寒waited有更多的发展,临床常见于危急重症,脉症不合病者的应用.本文将其应用于风湿脑高热不退(高热),高血压、中风脑出血(内囊出血),头痛,语言不利等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