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观察

来源 :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343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联合氨溴索治疗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的临床疗效. 方法: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并确诊为ARDS 96例患者,根据患者及家属自愿原则,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分为两组,每组48例,治疗组给予无创呼吸机联合氨溴索及抗感染治疗,对照组给予无创呼吸机联合抗感染药物治疗,观察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症状缓解情况、治疗有效率及血气分析、并发症情况.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呼吸机使用时间、临床缓解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对照组及治疗组24H及48H小时血气分析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治疗24H、48H后,明显升高,FiO2、、PCO2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后24H、48H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治疗24H、48H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无创呼吸机联合氨溴索能有效提高ARDS治疗有效率,降低呼吸机使用时间,提高氧分压,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其他文献
会议
M3 受体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亚型,在人体内广泛分布。设计与合成对M3 受体产生拮抗作用的化合物对于开发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抗心律失常和呼吸道及支气管疾病的药物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广阔应用前景[1]。
目的:探讨脑血管接入放射诊治中患者的X射线评价.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1月-2014年11月间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脑血管造影诊断患者56例,脑血管栓塞治疗患者42例,通过使用DSA机检测面积剂量(DAP)和入射表面剂量(ESD),然后使用转换因子估算有效的剂量.结果:其中血管诊断组和栓塞治疗组患者的3个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
目的:探讨联合半肝切除治疗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014年成功实施联合半肝切除治疗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32例.其中Ⅲa型13例、Ⅲb型15例,Ⅳ型4例.结果:32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右半肝切除12例,左半肝切除17例,右三叶切除2例,左三叶切除1例;其中R0切除27例,R1切除5例.并发症主要有胆漏、肝功能不全、膈下积液、腹腔感染、腹腔积液等,无围手术期
目的:探讨任务导向性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7例给予脑卒中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37例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任务导向性训练干预,干预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身体移动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上肢FMA评分、下肢FMA评分、BI评分及EMS评分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目的:研究女性宫颈支原体感染与不孕症的相关性,为减少不孕症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不孕症患者162例作为不孕组,同期健康女性160例为健康组,对两组进行解脲支原体检查,分析支原体感染与不孕症的关系.结果:不孕组患者解脲支原体阳性率为64.81%;健康组女性解脲支原体阳性率为23.75%,不孕组解脲支原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不孕与继发性不孕组者比较,支原体
目的:探讨症状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形成机制、临床特点、早期误诊的相关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合并糖尿病病史、家族史、确诊时间、症状、梗死部位、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结果:40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心电图表现共有59个梗死部位,下壁心肌梗死19例,占32.3%,为梗死发生较为多见部位;行冠脉造影检查.16例为2支血管病变,占40
目的:对生物可吸收螺钉治疗距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30例距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生物可吸收螺钉内同定手术治疗,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30例距骨骨折患者经生物可吸收螺钉手术治疗后,其中15例患者的疗效为优,10例患者的疗效为良,5例患者的疗效为差,治疗总优良率为83.33%.结论:生物可吸收螺钉治疗距骨骨
目的:探讨南充市高坪区东观镇40岁以上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龙门镇528例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斑块组(279例)和无斑块组(对照组249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间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颈动脉超声硬化相关危险因素筛查及干预,对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