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颈部深度缺损牙体修复报导

来源 :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临床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lyan1823206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颈部龋损导致的牙髓炎和根尖周炎为临床治疗较为困难的患牙,本病例因左下后牙间断性疼痛1月余就诊.口腔检查:37远中合面龋损,龋损达龈下4mm,髓腔暴露,冠髓坏死,叩(+),冷热(-).X线检查:37冠远中部分缺损,根尖轻度阴影.处理:37显微镜下探查,根髓仍有活力,局麻下去腐,去净根髓,患牙为C形根管,M3根备至M2号0.6锥度,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E-MAX嵌体修复.患者症状消失,牙齿功能恢复正常.
其他文献
患者男,60岁,因左下后牙咬物痛1年余来诊,无冷热刺激痛,无自发痛、夜间痛.检查发现全口牙齿磨耗较重,36牙冠完整,颌面重度磨耗,电活力测定同对照牙,不松动,轻微叩痛;牙龈质粉,未探及深牙周袋,上下颌咬合较紧.X线示36近中根尖周大面积低密度影;CBCT不36近中根纵向折裂纹.诊断:36牙根纵裂(近中根).治疗计划:36远中根行根管治疗后行牙半切除术或者36拔除后修复,患者选择后者,要求拔除后修复
会议
患者陆某,女,31岁.系统病史无殊.左上前牙龋损疼痛就诊.术前X线显示21牙弯曲单根管.常规根管治疗后热塑充填出现双根影像.患者因左上门牙和侧切牙部分重叠不易清洁导致龋坏继发牙髓炎就诊.术前片初步分析是弯曲根管.常规根管治疗中需预弯K矬.手预Protaper预备至f3.热塑充填后摄片发现为双根管.临床愈后较好.树脂充填牙冠.术后追踪3个月后复查.上中切牙双根管率教课书上为侧支根管24%,临床上较少
会议
根管治疗后疾病的患牙,是行根管再治疗术还是根尖手术?本病例因左下后牙咬合痛、瘘管3月就诊,口腔检查:左下颌第一磨牙(36牙)已行牙体全冠预备,颊侧根尖区瘘管,松(-),叩诊轻微疼痛,未探及牙周袋.X线片和牙科CT检查:36牙为三根型(近中根、远颊根、远舌根);近颊、近舌和远颊根管已充填,尚可,根尖周小阴影;远舌根管无充填且无明显根管影像、尖周阴影;近颊根管内见金属桩核、远颊根管内见粗长纤维桩.36
会议
男,30岁.病史:近一周左上后牙食冷饮疼痛,逐日加重,近两日出现夜间痛,偶有自发痛.约半年前曾有过疼痛,未治疗.牙龈无肿痛.既往史、家庭史无特殊.否认全身系统病史.检查:27错位牙,颊侧倾斜,与对合有咬合关系,远中龋坏,合面充填体,龋洞内大量食物残渣,冷测疼痛迟缓且持续,叩痛(±),不松动.牙龈未见明显异常.26合面充填体,冷诊同对照牙,叩痛(-),不松动.牙龈未见明显异常.28完全萌出,冷诊同对
会议
目的:研究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S.mutans)磷酸转移酶系统中抗坏血酸家族ptxA、ptxB基因对细菌S.mutans生物膜结构的影响.方法: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ptxA、ptxB基因缺陷菌株及ptxAB双重基因缺陷菌株.在仅以抗坏血酸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培养下,采用SYTO9荧光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并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473nm),对细菌生物膜形成情况进
目的:通过阻断磷酸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3 kinase,PI3K)和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信号通路,了解根尖牙乳头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apical papilla,SCAP)迁移的变化.方法:1.采用Transwell细胞跨膜迁移小室模型观察SCAP的迁移数量,共设4组: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为体外分离培养3代SCA
临床上,下颌第一磨牙近中牙根常见为颊侧和舌侧两个根管.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近中存在第三根管发生率约为1%-15%,三根管间可独立或相互融合.随着CBCT和口腔显微镜的普及,临床中发现近中三根管的病例逐渐增多,因此,下颌第一磨牙的治疗难度亦相应增加.本文报道5例下颌第一磨牙近中三根管病例.病历摘要:患者因"下后牙疼痛不适"就诊.通过临床检查及X片检查诊断为慢性牙髓炎4例、尖周炎1例.治疗计划:根管
会议
上颌第一磨牙通常有3~4个根管,进行根管治疗时,通常我们比较关注的是近颊根管的复杂性,而忽略了远颊根根管可能存在的变异,从而遗漏根管,导致根管治疗失败,显微镜的应用帮助我们发现遗漏及变异的根管.东港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近期发现1例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有2个根管及远颊根有2个根管的病例,现报告如下.病历摘要:患者,男,68岁.因左上后牙冷热痛4天来诊.检查见26(牙合)面重度磨耗,远中颈部深龋洞,冷诊
会议
患者,女,28岁,因左上颌前牙腭侧反复肿胀溢脓3年就诊.否认外伤史.检查:22牙舌窝可见一纵行裂沟向牙根延伸,腭侧PD 4mm,叩诊(+),无松动,冷热诊无反应,腭侧龈沟溢脓.X线片示:22牙双根影像,根尖区见低密度影像.诊断:22牙畸形根面沟;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处理:22牙根管治疗术.建议行牙周手术治疗,告知预后可能不佳,病人放弃.
会议
女性,59岁.主诉:左下后牙肿痛4个月.左下后牙10年前曾于外院治疗.半年前出现自发痛,夜间痛,后缓解.4月前出现肿痛,溢脓,咬物疼痛.检查:36远中充填物继发龋坏,叩痛(±),冷测电测均无反应.松动Ⅰ°,颊侧龈缘圆形隆起,窦道伴溢脓,颊侧正中牙周袋10mm;全口菌斑牙石Ⅱ~Ⅲ度,余牙PD:3~5mm.X-ray不:36龋损近髓,根分歧低密度影,延续到根尖周.诊断:36牙髓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治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