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焊机器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来源 :2007江苏省自动化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hs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自主设计的6关节弧焊机器人本体中,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硬件上以“IPC+PMAC”为平台,软件上采用三线程单缓冲区方式来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并对其中伺服放大器绝对位置的获取与使用,电弧焊接中横摆功能的实现进行了阐述。目前该机器人控制器已在本实验室完成了软硬件调试。
其他文献
Mo/HZSM-5和Mo/MCM-22催化剂对于甲烷无氧芳构化具有双功能催化作用,但迄今为止Mo活性中心的结构和催化甲烷C-H键活化的机理尚未确定。本研究应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对分子筛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对MgBn(n=1-8)团簇各种可能的构型进行几何结构优化,预测了各团簇的最稳定结构。并对最稳定结构的振动特性、
会议
1958年春风吹拂的时候,赵树理正在他的家乡山西省沁水县尉迟村。此时的赵树理也是如沐春风、踌躇满志,正同家乡农业社的干部们谋划着农村的水利建设,绘制着宏伟的发展前景。
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苯胺与乙酸酐的乙酰化反应。在B3LYP/6-31G(d)水平上全优化计算了反应物、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几何构型、振动频率和零点能。采用 B3LYP/6
用量子化学半经验AM1和密度泛函B3LYP/6-31G**方法对环氧化物和氮亲核试剂的反应进行研究,对其反应过程中的过渡态、中间体和最后的产物进行了计算。根据优化所得到这些分子
Tanner图最小停止集的大小决定LDPC码在迭代译码时的性能.为此,提出准循环LDPC码无小停止集的充要条件.根据该文所提定理及推论,不仅可以设计出无小停止集的准循环LDPC码,而
运用G03W程序,在高精度理论水平(B3P86/6-311+G**)下,对母体转烯(Hypostrophene)及其BCO衍生物的单态、三态、开壳层单态的Cope重排体系进行了理论研究:对体系进行了相应的结
会议
利用高斯98的Hartree-Fock(HF) 研究了OH-和OH与Si(111)面种吸附位(顶位,桥位)的吸附作用机理,考虑了OH-垂直进攻和倾斜进攻的基础上能量曲线表明: OH-和OH顶位倾斜吸附最稳定
讨论了虚拟漫游系统中建模流程、方法,以及关键技术的实现。提出了一种基于3D和Virtools技术的虚拟漫游系统的设计方法,即用3DS Max构建3D场景;用Virtools进行数据处理,交互控制
引入永久偶极弹簧能的概念和对溶剂分子构象进行精确考虑,采用离散永久电荷和诱导偶极表示溶剂分子电荷分布,推导得到显溶剂模型的平衡态和非平衡态静电溶剂化能的表达式. 将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