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外固定架对胫腓骨严重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gangj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单侧外固定架对不同部位胫腓骨严重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关节恢复功能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共收治胫腓骨严重开放骨折行单侧外固定术治疗患者,根据骨折部位的不同将所有病例分为三组,A组12例,为胫腓骨近端骨折或波及膝关节,固定时需要跨膝关节固定,B组30例,为胫腓骨中段骨折,固定时不跨关节,C组18例,为胫腓骨远端骨折或波及踝关节,固定时需跨踝关节固定。
其他文献
目的 回顾分析中西医结合微创截骨治疗重度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0月~2009年7月采用中西医结合微创截骨治疗的重度拇外翻患者,其中43例69足资料完整并获得随访。患足均于术前、术后拍摄负重正侧位X线片,并测量HAV角、IM角、胫侧籽骨位置。手术前后采用AOFAS前足评分系统对治疗进行临床评估。
目的:探讨采用关节镜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42例关节镜下确诊为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进行关节镜下治疗,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15—56岁,平均38岁。均有踝关节疼痛、肿胀反复发作,活动后加重病史,经保守治疗1个月以上症状无明显改善。术前踝关节背伸活动均有不同程度受限,撞击实验阳性,下蹲实验阳性。
目的探讨磁共振(MR)弥散张量成像(DTI)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比值、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anisotropy,FA)比值对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症状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目的:比较开放式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和经通道微创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微创TLIF)两种融合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行腰椎滑脱手术治疗的有完整病例的87例患者,其中男47例,女40例;年龄平均52.3岁(39~65岁).
会议
实验目的:如何功能性重建损伤的半月板是再生医学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本研究的目的:1.通过湿法粉碎、差速离心的方法制备脱细胞半月板细胞外基质(decellularizedmeniscalextracellularmatrix,MECM);2.体外检测MECM对传代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meniscalfibrochondrocytes,MFC)(P3)增殖以及再分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通过建立骨科急诊患者院内转运流程,完善转运途中相关护理措施,形成专科转运模式,为院内急救保证患者安全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对西安市红会医院急诊科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各类骨折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骨折部位不同以及是否伴随开放性出血和其他脏器损伤,从中筛选典型病例13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转运模式。
目的 探讨应用2.4mm锁定钢板结合缝合锚固定治疗不稳定型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 月-2013年12 月收治且获完整随访的16例不稳定型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 介绍踇趾外伤或再造后皮肤缺损使用带蒂皮瓣修复新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在足底第1、2跖骨间隙处设计皮瓣,以跖底动脉的走行线为皮瓣的轴线,切取层面为深筋膜下,在皮支穿出点部位为深层深筋膜下。
目的:探讨下胫腓联合损伤后期并发症的原因与处理策略。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下胫腓联合损伤二次手术患者,资料完整者共计14例。
目的:后交叉韧带双束重建目前已成为一种常规的术式选择,为了尽可能达到满意的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效果,必须保证移植物有足够的直径和长度。实际手术操作中,在满足必要的移植物长度的情况下,常常尽可能地多次折叠肌腱制作成多股的移植物来增加移植物直径,以提供更好的关节稳定性和生物力学性能。因此了解手术所需的必要的移植物长度,是后交叉韧带手术成功的先决条件之一,而保残技术由于残存纤维的存在,可能需要更长的移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