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网络迷信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来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Winn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网络已是大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络也越来越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年轻的大学生积极向上,活力四射,对未来世界充满好奇和渴望,对自身前途和命运备加关注,但同时又涉世不深,单纯易偏信,缺乏成熟思考,容易受到网络等外界的影响。尤其对于复杂的精神现象和社会问题,如网络上散布的鬼神迷信,伪科学的宣传,很难辨别真伪,接受他们的熏陶,严重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DNA损伤诱导的非编码RNA (NORAD)在食管癌Eca-109细胞中的表达,分析沉默NORAD通过miR-26a-5p/Unc-51样自噬激活激酶1 (ULK1)对食管癌Eca-109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45例食管癌患者癌组织和4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培养正常人食管鳞状上皮Het-1A细胞和食管癌Eca-109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BNL1-AS1对舌鳞状细胞癌(TSCC)CAL-2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qRT-PCR法检测TSCC组织和细胞中lncRNA MBNL1-AS1和miR-503-5p表达水平;采用MTT、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法检测lncRNA MBNL1-AS1过表达或下调miR-503-5p表达对CAL-27细胞增殖、凋亡和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法兰克福是欧洲最重要的金融城市,它的CBD也被称为"银行区"。欧洲中央银行最终也选择在这里建造总部,并希望能依靠自己的影响力,塑造全新的中央商务区。
期刊
目的探讨吞咽治疗仪联合吞咽功能及进食训练在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吞咽功能及进食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吞咽治疗仪,比较两组康复指标(吞咽功能、摄食能力)及生命质量。结果干预30 d后,观察组吞咽功能量表(SSA)、吞咽障碍特异性生命质
伴随着中小企业雨后春笋般的蓬勃发展,代理记账机构异军突起,凭自身的专业性和便捷性深得市场青睐。随着代理记账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服务渠道不断被拓宽,问题也越来越多,不可忽视。为此,财政部发布一系列办法,旨在要求各地方财政部门加强对代理记账行业监管。本文通过对目前的HS区代理记账行业现状进行描述,分析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背后原因,提出相关解决政策,从而达到改善行业风气,帮助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
吞咽功能障碍是老年患者常见的一种症状[1],在脑卒中患者中更为常见[2],不仅可因进食困难导致患者营养不良等,还会因误吸而发生吸入性肺炎,程度严重者甚至会导致窒息,危及生命。综合康复护理通过对患者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可改善其吞咽功能,促进其营养状况的提升[3]。
期刊
目的:探究项丛刺疗法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项丛刺疗法。比较
自然界中,许多生物均存在生物节律,这是这些生物在逐渐适应地球24小时昼夜交替环境的过程中演化形成的。每种生物体内均存在内在的“生物时钟”。哺乳动物中,这种内在的“生物时钟”的核心主要位于大脑的视交叉上核(SCN),其主要分子机制为转录翻译反馈回路(TTFL)。CLOCK、BMAL1分别是由Clock、Bmal1基因转录翻译,在细胞质组装形成异二聚体,结合到启动子附近的E-box来驱动其他生物钟基因
目的:探究基于快速康复理念(FTS)的免管免禁法对食管癌围术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72例食管癌患者,实施常规围术期干预的食管癌患者86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实施基于FTS理念免管免禁法围术期干预的食管癌患者86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
目的:观察声波振动吞咽治疗仪在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4月桂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单双数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采用基础性康复治疗,观察组3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声波振动吞咽治疗仪治疗,对比患者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误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