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地下道路规划发展设想

来源 :第五届中国国际隧道工程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forviv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下道路的建设是目前国内大城市开始探索的一种道路建设模式,国外一些城市已有较长距离的地下道路建设,建设目的除了改善交通外,均以城市环境改善为主要目标之一.本文首先回顾上海城市交通发展历程,并对国外地下道路发展进行分类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上海交通特点与发展趋势,提出上海地下道路发展的方向与初步构想. (1)利用地下空间增加轴线容量,增强骨干路网服务能力,支撑城市主轴发展.(2)发展区域性地下辅通道,分离过境与到发交通,促进重点地区协调发展.(3)因地制宜建设地下环路,缓解区域交通拥堵,优化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在重要的商务区如虹桥临空园区、徐汇滨江、真如副中心、张江中区等,建设连接各楼宇地下车库联络道,统一在市政道路开设出入口,减少地下车库直接出入对周边道路的影响,缓解地面交通压力,改善区域景观,促进地下空间综合利用。 地下道路是城市骨干道路建设的一种重要型式,不单独构成系统,其与地面道路、高架道路共同构成城市立体交通网络。发展地下道路应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支撑和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指导。发展地下道路可以集约使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发展地下道路还能够实现区域性到发与过境交通的分离,改善交通秩序,提高交通服务水平。与此同时,地下道路建设与运营成本高昂,需大量资金的持续投入,并且地下道路的运营给城市救援、防灾带来挑战。 地下道路规划研究是项新兴而长期的研究课题,上海发展地下道路还需进一步开展四个方面研究:①深化地下道路规划方案的可行性研究;②积极推进重点区域地下道路的工程研究与建设;③开展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和法律法规的研究;④加强地下道路的建设标准、运行安全与环境保护研究。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电控旋翼桨距的控制效果,提出了两种基于误差通道在线辨识的自适应滤波控制方法:缩放因子法和约束权函数法。利用桨距开环状态试验数据和最小二乘法辨识得到的控制对
“新常态”背景下,农业现代化是农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要求,更是全面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础保障。江苏省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
文章提出一种垂直方向定向天线在蜂窝通信中的应用,对其在密集小区中所起作用进行探讨,将其与现有天线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其优点。根据实际情况对现有小区进行空间分层并通过对基
"一带一路"是国家正在实施的重要发展战略,将其引入思想政治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时代化的需要,更是一项政治任务。教师要结合现有课程,让学生知悉"一带一路"的时代背
文章在分析实现动态频谱接入计算与管理难点以及云计算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云平台的动态频谱接入架构;同时,明确了宽带智能网络性能和基于动态频谱接入的安全威胁成为其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