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皂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代谢组学的影响

来源 :中国药理学会安全药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四届安全药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m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应用基于GC/TOFMS和模式识别的代谢组学技术,结合经典药效学研究方法,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代谢组特征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人参总皂苷及其不同苷元治疗高血压的整体药效进行探讨,以期多方位阐明人参调节血压的体内物质基础,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方法:12周龄的雄性正常大鼠(WKY)8只,同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32只。SHR根据连续三次测定的血压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设置合理实验,进行研究。 结果:给药8周后,三给药组血压与同周龄的SHR均有显著降低,且人参总皂苷降压效果优于二醇型及三醇型皂苷;三给药组对左心室肥厚指数、心脏及肾脏组织病理学均有改善,与单用PPD和PPT相比,给予TG后左心室肥厚现象改善更显著,但均未恢复到同周龄WKY的水平;代谢组学研究结果发现人参总皂苷能在更大程度和范围内调节SHR内源性小分子化合物趋向正常水平。 结论:人参总皂苷、二醇型及三醇型皂苷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人参总皂苷不但在降血压效果、改善生化指标和病理状态方面优于二醇型及三醇型皂苷,还能在更大程度和范围内调节SHR内源性小分子化合物,说明人参总皂苷中单个成分的效果不及总皂苷,提示人参总皂苷发挥抗高血压作用并不完全依赖于二醇型或三醇型皂苷,其药效作用可能是其中多个活性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他文献
目的:掌握山东省人体蠕虫病流行现状及全民服药驱虫效果. 方法: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和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肠道蠕虫感染情况,在感染率≥20%的重点县市,以阿苯
回顾古今中外,虎或豹(大虫)被并殖吸虫(小虫)感染、危害的史料:卫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 Kerbert 1877;Braun,1899)就是1878年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动物园印度产
目的:了解本地区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现况与特征,为疟疾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2005~2014年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中原北京市宣武区报告的336例疟疾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
有关中西医药结合一直为人们所关注,虽然有了一段历程,但是仍然有不少问题需要认真地探讨.中西医的形成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各自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形成,能不能中西结合要看各
目的:克隆刚地弓形虫强毒RH株的免疫作图蛋白1(IMP1),并在大肠埃希菌内进行重组表达、纯化和鉴定. 方法:以刚地弓形虫RH株的cDNA为模板,PCR(聚合酶链反应)扩增IMP1基因的
目的:构建弓形虫致密颗粒蛋白6(GRA6)基因重组质粒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进行表达. 方法:根据GRA6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用PCR方法从弓形虫基因组DNA中扩增GRA6基因片段,再克
目的:建立一种能够提取陈旧血膜DNA的方法,为疟疾基因溯源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应用DNA抽提试剂盒(QIAamp DNA Mini Kit)改良后提取41份疟原虫吉氏染色血膜DNA,并与Chelex
探讨古今中医对血吸虫病的认识和研究,为挖掘中医药防治优势,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提供依据.中医学认为血吸虫病由虫毒侵袭、虫结于血中所致.急性期(初期)主要是肺肠或肝胆受累,
目的:为筛选弓形虫分泌毒性因子-棒状体蛋白2(ROP2)在终末宿主细胞内的互作因子,构建ROP2的酵母双杂交诱饵表达载体,并检测其表达蛋白对酵母菌生长的毒性作用及自激活活性.
目的:DT1437为重组全人源化TNF-αIgG1单克隆抗体,本试验目的在于观察供试品对食蟹猴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伴随于DT1437食蟹猴皮下重复给药4周期毒性试验中),为DT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