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芳基吡咯-3-腈衍生物的合成及杀虫活性研究

来源 :第七届全国新农药创制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1594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并合成了百余个2-芳基吡咯-3-腈类化合物,并研究了它们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HNPC-A3108具有与除尽相当的生物活性,温室及田间药效试验进一步表明HNPC-A3108可以用来防治小菜蛾、斜纹夜蛾、粘虫等多种鳞翅目害虫,也可以是一种优秀的杀螨剂.
其他文献
本文对多年的试验研究进行总结,概述了菜豆耐草甘膦基因的筛选,筛选出具有高抗性的89-09和89-05-3菜豆品种,进一步从酶学和分子学两方面阐述了耐草甘膦菜豆耐性机理,并对菜豆耐草甘膦基因的在菜豆和大豆中应用进行论述.
试验结果表明,30﹪甲基磺草酮·莠去津悬浮剂对夏玉米田杂草防效理想,且对玉米安全.施用该药剂应在玉米田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出全2-5叶期,剂量1000g/hm(商品量,下同)对杂草的株数防效为93.1﹪,鲜重防效为96.3﹪.
本文对夏播花生常见的7种土壤处理除草剂,50﹪异丙草胺乳油、48﹪异恶草酮乳油、25﹪恶草酮乳油、33﹪二甲戊乐灵乳油、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50﹪乙草胺乳油、25﹪噻磺隆可湿性粉剂,对其除草效果进行对比,筛选出较好的除草剂品种.并根据夏播花生的生长时期和杂草发生情况提出了化学除草的除草策略.
常规寒地水稻移植栽田前期除稗剂多采用一次性施药,药效和安全性差.本研究对寒地水稻移栽田稗草的防治采取插前5~7天、插后15~20天分期施药,对稗草防治效果好,提高了对水稻的安全性.
本文目的是验证吡氟氯禾灵和灭草松混用后的除草效果.方法是将供试植物分别播入试验用土中,于播后第15天进行茎叶喷雾处理,20天后进行鲜重检测.结果显示:①灭草松处理后阔叶杂草表现叶片出现触杀性药害,以后逐渐死亡;②吡氟氯禾灵的药效反应很慢,禾本科杂草叶片先黄化、以后干枯死亡;③二者混用后多数配比对杂草的防效都在90﹪以上,用Gowing法计算防效与实际防效之差在±10﹪左右,基本为相加作用.
对吉化集团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苯磺隆新剂型75﹪苯磺隆水分散粒剂进行防除冬小麦田杂草效果研究.结果表明:75﹪苯磺隆水分散粒剂在冬小麦返青后,田间阔叶杂草幼苗生长期茎叶喷雾,能有效防除播娘蒿、荠菜、灰菜等越年生及一年生阔叶杂草.30天鲜重总防效达到89.78-98.83﹪.建议在冬小麦田应用剂量以商品量量1.6-2.0g/667m为宜.
以25%戊菌隆SC为例,采用湿武超微粉碎法,考察了不同结构的分散剂与润湿剂搭配使用,在不同温度下贮存不同的时间对SC外观、细度、粘度、悬浮率、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羧酸盐高分子分散剂在农药悬浮剂中合理应用,可使SC性能指标较优,明显提高悬浮剂的物理稳定性,从而提高制剂质量.
SYP-3343(SYP-3343)对稻瘟病具有十分理想的防治效果.在室内离体以及田间小区试验中均对稻瘟病菌表现出很高的生物活性.对稻瘟病菌的室内离体EC50值为0.009μg/ml.田间试验中,SYP-3343在100g a.i./hm2剂量即可有效防治稻瘟病的发生与为害.
目的从虎耳草中提取分离化学成分.方法反复硅胶、聚酰胺柱层析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从虎耳草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11个化合物,其中三十一烷(1)、18-三十五酮(2)、β-谷甾醇(β-sitosterol,3)、二十九烷(4)、三乙胺(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运用各种色谱方法,从藤黄灰链霉菌ECO 00001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抗真菌的活性化合物Ⅰ和Ⅱ.经过各种波谱分析,分别将化合物Ⅰ和Ⅱ鉴定为大环内酯抗生素寡霉素C和A.化合物Ⅰ和Ⅱ均具有离体抗水稻稻瘟病菌、水稻恶苗病菌、烟草赤星病菌、百合炭疽病菌及百合灰霉病菌的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