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李斯特菌的分子生物学快速检测鉴定方法的建立

来源 :2011食品安全技术与标准国际研讨会暨AOAC中国区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7703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了两种快速检测鉴定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绵羊李斯特菌(Listeria ivanovii)、英诺克李斯特菌(Listeria innocua)、威尔李斯特菌(Listeria welshimeri)、格氏李斯特菌(Listeria grayi)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别是多重PCR方法和PCR-RFLP(restriction fragmentlengch polymophism)方法。两种方法均以李斯特菌的iap基因为目的基因进行PCR扩增。多重PCR方法以李斯特菌属的iap基因通用引物Lis1B为下游引物,并以5种李斯特菌种的iap基因特异引物(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MonoA、英诺克李斯特菌Ino2、威尔李斯特菌WelD、格氏李斯特菌Gral和绵羊李斯特菌IvaA)为下游引物,分别扩增出0.66 kb、0.87 kb、0.47 kb、0.24 kb、0.36 kb的目的片段。PCR-RFLP方法以李斯特菌属特异性的iap基因引物“Lis1A-Lis1B”进行扩增,扩增产物大小约1.4kb,用限制性内切酶Dde Ⅰ消化后产生具有种间特异性的酶切谱带。两种方法均可达到在一次试验中完成对5种李斯特菌的检测鉴定。
其他文献
秃鹫并非群居动物,它了解草原上那些大型哺乳动物在平原或草地上休息时通常聚集在一起的规律,会特别注意孤零零躺在地上的动物,所以整个觅食的过程都是单独进行.在西藏经常看
  目的 选择更加适合志贺氏菌检测的固体选择性培养基。方法 本文应用3种培养基对实验菌株和实际样品进行分离比对分析,以寻找出实用高效的分离培养基用于本菌检测。结果 从
  为建立进出口动物源性食品中志贺氏菌检验方法,本研究从检测条件入手,通过增菌方式、分离培养基特异性和生化鉴定优化方法,以不同种类食品检测和不同实验室检测验证本方法。
  本文研究了免疫磁珠法用于出口脱水蒜制品中沙门氏菌的检测,首次将免疫磁珠使用于400mL大体积溶液中,并使用高速离心代替磁棒进行分离。致病微生物捕获、分离实验结果表明
  目的 选择更为适合β-溶血性链球菌的分离培养基及培养条件。方法 本文应用2种不同的分离培养基及分离环境对实验菌株和实际样品进行分离比对,以寻求出实用高效的分离培养
九月二十三日,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臻秦草原,牧民们从“夏窝子”往“冬窝子”转移的真实场面.
研制食品加工的方增瑞先生,退休后用废弃物研制乐器。他力倡生态文明并成效显著,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都先后给予报道,还受到公众的热情赞赏。    变废为宝制乐器    方增瑞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爱好广泛,多才多艺。“文革”中毕业回乡务工,几十年研制食品罐头。或许是心中积淀了的中华传统文化,从甲骨文至诗词礼乐,挥之不去,退休后才重温夙愿。  走进方增瑞的客厅,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四壁张挂着他手书诗词
  应用SN/T 1022-2010(进出口食品中霍乱弧菌检验方法)、16SrDNA鉴定法和霍乱毒素基因PCR检测法同时鉴定一株在科玛嘉弧菌平板上显示的可疑霍乱弧菌菌株,SN/T 1022-2010法和
  目的 建立食品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方法 本文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16S-23S rDNA间区(ITS)序列进行了克隆测序,在比较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会议
  本研究针对NCBI公布的沙门氏菌特异invA基因序列(GenBankEU348367)中的保守序列,使用在线软件设计LAMP引物。建立的25μLAMP反应体系为外引物(F3和B3)各0.2μM,内引物(FIP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