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干旱环境不同基因型棉花幼苗光合性能差异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国农学会棉花分会2017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47189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旱是影响棉花生产的最主要逆境因子.光合作用是作物生产的最基本生理过程,叶绿素荧光是反映光合作用光系统Ⅱ响应变化的1种微观表现,各种环境因子的变化都能通过作物的光合作用来实现.系统研究干旱下棉花光合特性的响应变化,对了解棉花抗旱机理,建立棉花抗旱光合辅助选育体系以及探求棉花高光效育种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试验针对前人研究多局限在室内模拟、研究材料方法等不相一致、研究结果大田适用性较差等现状,以2类基因型的4个棉花幼苗为研究对象,在大田条件下设置了轻度(60%土壤含水量)、中度(50%土壤含水量)和重度(35%土壤含水量)3种不同强度和5d(短期)、10d(中期)和15d(长期)3种不同时长的干旱胁迫处理,通过FMS-Ⅱ脉冲式调制荧光仪和LI-6400光合仪(PAR:1200 μmol·m 2)对干旱胁迫下不同基因型棉花幼苗的光合性能差异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小区采用2小行种植,面积5m×0.8 m,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
其他文献
强优势杂交棉新品种中棉1279参加2015-2016年湖北省和2015-2016年江西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表现高产稳产,其产量构成因子高水平协调;特别是其遗传力较高的衣分在不同环境都稳超对照品种,纤维品质优,耐枯萎病,耐黄萎病.2017年通过湖北省和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从植物学形态性状,农艺性状,产量性状,纤维品质性状,以及抗病虫性方面概括了其特征特性,指出,此品种具有丰产稳产性好,纤维品质较优
棉花是盐碱地先锋作物,但土壤盐渍化影响棉花对氮肥的吸收及利用率,通过采用不同的农艺措施可有效提高氮肥利用率.综述了几种提高盐碱地植棉氮肥利用率的措施:增施叶面肥、氮肥分施、施用缓/控释肥和增施有机肥与生态肥,以期为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在滨海盐碱旱地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密度(6.0万株·hm2和9.0万株·hm2)、不同种植模式(大小行0.7m+0.5m、大小行1m+0.2m和等行距0.9m+0.9m)棉花群体发育和产量.结果显示:相同种植模式下,高密度9.0万株·hm2处理的棉花产量均高于低密度6.0万株·hm2处理;相同密度条件下,1m+0.2m种植模式产量最高,9.0万株·hm2密度大小行1m+0.2m种植模式籽棉产量最
我国及河北省目前实施的渤海粮仓工程项目,提出既要实现粮食增产又要实现农业增效,因此棉花生产发展不能挤占粮食生产空间。为稳定粮食面积,保证河北省粮食安全;同时满足纺织工业对棉花的需求,在冀南地区改棉花单作为棉花与小麦套种两熟种植模式,实现棉麦双丰收,已成为河北省增加粮食总产量的一项战略决策。不仅改进了种植模式,达到棉麦兼顾,而且通过合理运筹,提高水肥利用率,并且农机农艺配套,实现机械化。棉麦套种集成
2016年受7家棉种企业的委托,承担了棉种纯度检测工作,共接受杂交棉样品150份.利用SSR检测技术,发现2016年的杂交种纯度较高,近4年的检测结果对比,2014年及以后的杂交棉纯度明显提高,制种质量得到保证.分子检测工作开展以来,生产上棉种质量有明显的提高,杂交种的假冒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相比之下,黄河流域杂交棉区试的参试品种纯度有待提高,主要是亲本纯度低造成的.
本课题组在转Bt基因抗虫棉育种的低代品系中发现了1个纤维发育突变体(材料暂命名为SDMu),其成熟纤维极短为6~7mm.将该材料连续多代自交,突变性状和主要农艺性状遗传特性稳定,未出现分离.等位性分析表明这是1个新的突变体,控制该突变的基因与已知的纤维突变体基因是非等位基因.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属于质量性状,由单基因控制,暂命名为sdm,SDM对sdm为不完全显性.用陆地棉遗传标准系TM-1与SDM
VIGS (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已被广泛应用于植物功能基因研究中,但该技术在植物发育早期及根中的沉默效果及其应用鲜见报道.本研究构建了TRV (Tobacco Rattle Virus)载体侵染棉花种子的VIGS沉默体系.将剥除种皮的棉花种子浸泡在携带TRV-GhCLA1载体的农杆菌GV3101菌液中60 min,15d后新长出的叶片中出现目标基因GhCLA1
Although cotton genic male sterility (GM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utilization of hybrid vigor, its precise molecular mechanism remains unclear.To characterize the molecular events of microspor
The PIN-FORMED (PIN) protein, the most important polar auxin transporter,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the distribution of auxin and controls multiple biological processes.However, characterizations and f
氮肥投入是作物吸收氮素的主要来源,过量施肥、肥料利用率偏低等导致棉花成本增加,产量提升缓慢,植棉比较效益下降.挖掘和利用棉花自身潜力、培育氮高效和耐低氮棉花品种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途径.本试验采用沙培盆栽方法研究低氮(每千克土壤施氮0g)和正常氮(每千克土壤施氮0.1g)水平下100份棉花材料苗期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以确定氮吸收利用效率的评价指标,初步筛选出氮高效棉花品种.研究结果表明,主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