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例中医药介入IVF-EF子代健康情状况研究

来源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第15届中医妇科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客观分析评价中医药介入IVF-ET对子代健康状况的影响,为中医药介入IVF-ET的用药安全提供数据支撑. 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5年12月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或四川省人民医院产科就诊并成功生育子代的患者220例,分为IVF中药组99例及自然妊娠对照组109例,分别采取电话随访回顾性调查其子代健康情况. 结果:1.IVF中药组的单胎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及出生状态,双胎出生身长、双胎女婴体重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双胎男婴的平均出生体重(2491±575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于双胎出生体重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2457±530g).双胎的早产率(30.00%)高于对照组(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低于双胎早产率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50.00%).2.IVF中药组的单胎巨大儿、低体重儿、出生畸形、新生儿死亡和窒息等不良结局发生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双胎的巨大儿、出生畸形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低体重率(45.00%)高于对照组(8.26%),但在双胎低体重率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范围内(42.30%-51.40%).3.IVF中药组的新生儿肺炎和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4.IVF中药组的喂养方式以及1-3周岁的身高体重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5.IVF中药组的会爬、出牙、独走、说话时间,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6.IVF中药组的易感儿比例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中医药介入IVF-ET未对子代健康状况产生不良影响.
其他文献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涉及多系统的生殖、代谢障碍疾病,临床表现有高雄激素血症、排卵障碍、高胰岛素血症和高LH血症以及肥胖、不孕等,卵巢呈多囊样改变.因其病因病理复杂,生化改变、临床表现多样,为临床研究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利用动物模型进行相关研究显得尤为必要.近年来所采用的PCOS动物模型造模方法主要有雄激素造模法、胰岛素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造模法、雌激素造模法、孕激素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目的:初步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伴高胰岛素血症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本病的辨证辨病论治提供一定数据参考.方法:对92例符合标准的PCOS伴高胰岛素血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建立相应数据库,采用Excel软件和SPSS17.0统计软件,运用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等统计方法以做统计分析.结论:将92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归属为11个证型,其中肾虚痰凝证、肾虚血瘀证、脾虚痰湿证、肝郁血瘀证比例占前四,为PCO
中医本身无卵巢早衰这个病名,根据其临床症状,可归类于“月经过少”“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等.认为卵巢早衰与肾、肝、脾有关,近几年运用疏肝补肾的方法治疗卵巢早衰的报道越来越多,疏肝补肾法能够很好的改善卵巢功能早衰患者体内的各项指标水平,改普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及促进卵巢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但是疏肝补肾法仅是治疗卵巢早衰的一个重要方法,中医中药对于辩证改善激素水平
外阴白色病变是指:女性外阴皮肤和私膜组织发生变形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包括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及外阴硬化性苔辞.以其顽固的瘙痒及皮肤、粘膜的色素脱失为主要特征.聚焦超声利用超声的机械效应,热效应和功能调剂作用改变局部组织生长的微环境,改变局部微血管和神经末梢及组织营养,使组织再生及修复,使上皮细胞恢复正常而达到治疗目的。能量可透过表皮组织直接聚焦于特定深度的靶区组织,剂量容易掌握,安全性高。此外由
目的:初步探讨IVF-ET卵巢低反应患者试管情况与年龄、BMI及盆腔手术的相关性,为初步拟定本病的相关防治方案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调查方法,对31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卵巢低反应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年龄、BMI及盆腔手术对卵巢低反应患者试管情况的影响.结果:卵巢低反应患者的试管情况与年龄、BMI及盆腔手术相关性分析初步得出:不同年龄
目的:探讨292例卵巢储备功能不良(DOR)患者性激素水平及月经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诊的DOR患者(292例),进行“卵巢储备功能不良女性性激素水平及月经情况”量表调查,采用IBM.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检验).结果:①292例DOR患者的月经初潮平均年龄13±1.35岁;月经正常者158例,月经异常
目的:探讨监测E2对判断早期先兆流产安胎结局的价值,为早期先兆流产治疗过程中雌激素的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为临床把握安胎时机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397例早期先兆流产的患者,收集患者年龄、月经情况、孕4~10周E2水平等相关资料.结果:397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中,安胎成功组患者孕5~10周血清E2显著高于安胎失败组(P<0.05);孕4~10周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E2用于预测早期宫内
目的:评价养阴清热疏肝法治疗围绝经综合征(肾虚肝郁型)的有效性.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46例绝经综合征患者,给予养阴清热疏肝中药口服治疗2个疗程,参照改良Kupperman评分表和中医证候评分表,分析临床疗效.结果:①46例患者经改良Kupperman评分示:病情轻者10例,中度27例,重度9例;中医证候评分示:病情轻者20例,中度25例,重度1例.②46例经中医药治疗后,改良Kupperman
目的:探究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安胎治疗时机及治疗总天数与安胎结局的相关性,提高非胚胎因素所致的早期先兆流产临床安胎成功率.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14年06月~2016年06月因早期先兆流产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住院部行保胎的患者资料,据纳入、排除及剔除标准确定研究对象403例;按安胎结局分为安胎成功组301例,安胎失败组102例分别进行整理.将所纳入的有效数据录入excel,采用IB
目的:观察痛经自拟痛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经前10天或7天服用痛经汤随证加减及配合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40例.结果:治愈30例,好转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总结:痛经汤及艾灸穴位为原发性痛经有良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