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治疗在血液恶性肿瘤治疗中应用

来源 :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l3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胞内一系列的信号转录过程实质上是细胞内的一系列基因调控的蛋白质(酶)的磷酸化、活化相互作用过程.近年来大量实验资料表明酪氨酸激酶的突变、高活性、易位及过度表达在血液恶性肿瘤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这些异常的激酶如:CML中的BCR-ABL融合蛋白产物及酷氨酸激酶的磷酸化,对细胞的异常增殖起驱动作用,因而他们成为靶向治疗的目标.
其他文献
铁缺乏会影响各种细胞的功能,造成人体多方面的功能紊乱,而铁过多,会导致细胞的损伤.本文介绍了缺铁性贫血、慢性病贫血、铁负荷过多三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在中、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浆细胞恶性肿瘤.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同时由于现有医疗条件的限制,我国MM诊疗尚不规范.虽然MM患者对放疗与化疗治疗有效,但目前仍无法根治,且长期完全缓解者极少.目前美国、英国及加拿大近年来根据循证医学原则相继发表了MM诊疗指南,为促进我国对MM诊疗的规范化,现具体介绍
慢性髓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Ieukemia,CML)是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因尚不清楚,辐射损伤是已确定的病因之一,但大多数病原不明.可发病于各年龄段,以中、老年为多.临床症状主要由白细胞数过高或脾肿大所致,或在体检偶然发现嗜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的白细胞数过高.诊断时骨髓示极度增生,粒系各成熟阶段皆增多,以中幼粒细胞为著,嗜酸、嗜碱粒细胞易见.CML-CP
本研究利用逆转录PCR(RT-PCR)的方法,观察急性白血病病人骨髓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两种受体VECFR1(Flt-1)、VEGFR2(KDR)的表达,观察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与治疗效果的关系,探讨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与急性白血病的发展及预后的关系.
CD44是粘附分子家族的I型跨膜糖蛋白,广泛存在于大多数脊椎动物的细胞表面,介导细胞与细胞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粘附作用.CD44分子表达于大多数骨髓CD34+细胞及系别限制性造血祖细胞上,参与髓系正常分化.CD44的功能阻断性抗体可抑制髓系造血生成.本研究以人HL-60细胞株为白血病细胞模型,观察CD44单克隆抗体A3D8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希望能为白血病的诱导
近年来发现,应用格力卫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能取得惊人疗效的原因,是该药能作用于BCR-ABL融合蛋白的酪氨酸酶(TK),抑制其与ATP结合,使其活性受到抑制.这一发现进一步支持靶向疗法的概念,并推动了靶向疗法的研究,根据靶点,靶向疗法又可分为基因、分子和机制靶向疗法.近年来,针对与AL发病有关的关键基因、分子和发病机制,制备了一些化学和生物(如单抗)靶向药物,治疗AL,临床上已获得初步效果.
通过检测AA和MD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和T细胞早期,晚期激活标志CD69,HLA-DR以及B细胞,NK细胞表达水平.探讨AA和MDS发病的免疫机制,为AA和MDS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例比较少见,而且是临床妇产科的疑难病症,发病率约占分娩总数的0.029~0.08%,其在分娩中常常面临大出血(尤其颅内出血)、感染、心力衰竭、DIC等严重的并发症,且受产力制约,影响产程进展,给产妇与婴儿带来严重的问题.自2000年1月~2003年11月间有15例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均施行子宫下段剖宫产进行分娩,术后无明显近远期妇产科并发症,预后良好,现进行报告.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 spherocytosis)简称HS是红细胞膜异常引起的溶血性贫血.现报告收治2例多年误诊原因的分析.
最近的研究发现RbAp46作为抑癌基因参与乳腺癌早期发病过程.RbAp46受wilmstumor(WT1)基因的调控,作为抑癌基因WT1的部分功能,通过RbAp46基因实现的.WT1作为泛白血病标志,其在白血病发生、发展及与预后的关系等方面的作用得到广泛而又深入的研究.作为WT1的效应基因,我们从细胞诱导分化的角度研究RbAp46基因在白血病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