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对土壤中稀土元素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来源 :第九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j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赣南离子型稀土是我国南方特有的一种矿床类型,因其易原地浸析,大量使用(NH4)2SO4 作浸矿剂,导致硫酸铵大量残留在矿山中造成土壤氮化物富集,对矿区土壤、植被和地下水等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本文以一种可降解的和环境友好型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皂角苷)来作为浸矿药剂来对稀土原矿进行了实验淋洗。探究皂角苷对原矿中稀土元素的淋洗效果和对原矿土壤性质的改变。采用土柱模拟淋洗实验,研究皂角苷浓度、淋洗母液pH,淋洗时间和不同淋洗剂对淋洗效果等因素的影响;包括皂角苷淋洗原矿后对原矿中稀土元素的形态和离子相的改变。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和工业发展,金属冶炼、医用制药、矿区开采等是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来源.由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隐蔽性、表聚性和不可逆转性等特征,使农田重金属的污染状况日趋严重,直接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及人体健康[1].
会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与日俱增,生活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作为重要的垃圾处理方式,在将废弃物转化为能源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二次污染.生活垃圾焚烧排放的重金属通过大气沉降在土壤内富集,对自然环境以及人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
会议
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量铅(Pb)污染物通过不同途径进入土壤,土壤中的Pb 又通过食物链、呼吸、无意的手-口等暴露方式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产生巨大危害[1].通常采用体外模拟" 生理提取实验"( Physiologically Based Extraction Test,PBET)方法研究Pb 进入人体肠胃系统中的生物可给性,而不同的饮食对Pb 的形态转化和生物可给性有不同的影响[2].
会议
铬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电镀、化工、制革、冶金等工业废水的排放.吸附法是去除水中铬污染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许多研究已经表明,生物炭对废水中重金属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环境功能材料[1].
会议
德国科学家De Bary 最早于1866 年提出内生菌(Endophyte)一词.内生菌不是生物分类学单位,而是一个生态学概念.植物内生菌(Endophytic Bactcria)是一定阶段或全部阶段生活于健康植物的组织和器官内部的微生物,被感染的宿主植物没有出现外在病症学术上对内生菌公认的概念是从经过表面消毒的植物组织器官或植物体内分离提取出来的对植物本身不表现或暂时不表现外在病症的细菌或真菌.
会议
近几十年来,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以及农用化学品的不当使用已引起我国部分地区蔬菜基地的重度重金属污染,对公众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我国蔬菜地重金属污染状况具有明显的地理空间差异,西部地区由于干旱与半干旱的自然环境因而水资源短缺,长期的污水灌溉导致的重金属污染尤为严重.
会议
当前,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主要采用填埋方式进行处理[1],由于城市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废旧灯管、电池等,其中的重金属随着渗滤液浸出,会对填埋场周边的土壤造成污染,严重影响周边群众的健康.
会议
大气有毒重金属通过干湿沉降与生物积累影响地球生态循环与人体健康.排放源清单是重金属来源解析的方法之一,是制定科学高效重金属控制措施的重要依据.本研究基于2014年广东省环境统计数据构建了广东省人为源重金属排放清单.
会议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含重金属的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造成土壤严重污染.重金属具有非生物降解性、持久性和较高的毒害性,一直以来是国内外环境污染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1].重金属从土壤被吸收到作物中,然后又通过食物链迁移到人体,这个迁移分配过程是土壤重金属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主要途径之一.
会议
我国重金属开发历史悠久,从远古时代就开始开发和应用重金属.重金属一方面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的原材料,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重金属具有高毒,生物不可降解等特点,生产生活过程中所排放到环境中的重金属,会对生物产生显著的毒害效应,并通过生物富集,生物放大等作用,最终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