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裂解成气模拟实验研究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j_2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西部典型的叠合盆地,早古生代地层成熟度普遍较高,并且明显存在二次裂解现象。因此,本研究采用封闭体系变温方法进行热模拟实验。研究表明,原油裂解成气过程包括初次生成与二次裂解两个阶段:初次生成主要是从油到气的过程,裂解气以C2-5重烃为主:二次裂解主要指C2-5气体转化为甲烷与碳沥青,气体由湿气变为干气的过程。原油裂解气甲烷主要来自C2-5重烃的后期裂解,而干酪根裂解气甲烷主要来自干酩根本身的裂解。在成熟度相似的条件下,干酪根裂解生成的甲烷碳同位素大于与其有成因联系的原油裂解所生甲烷的碳同位素。这为原油裂解气与干酪根裂解气的判识与评价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传统的气源岩评价是以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和气源岩的分布等评价为基础,以气源岩的生气强度为评价核心,为气源岩的静态分析。本文在此基础上将气源岩的评价拓展到气源灶的评价,以生气效率为核心,在传统的气源岩静态分析中加入热动力学过程分析,关注源岩生气时间、动力与生气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强调生气效率对成藏的影响。同时,通过生烃动力学和同位素动力学方法建立气源灶与气藏的对应关系,定量化研究气源岩对气藏的贡献
近年来的研究已经发现,随着烷烃气的热化学硫酸盐还原反应(TSR)的增强,即H2S/(H2S+∑C1-6)增大,甲烷、乙烷δ13CC值以及天然气的干燥系数增大。值得注意的是,以H2S/(H2S+∑C1-6)来反映硫酸盐还原程度时,必须确保H2S为TSR成因。由于低浓度的H2S很可能不是TSR成因,于是,要比较H2S浓度<1[%]的气样所受到的TSR程度很困难,必须扣除有机成因HZS的贡献。
本文应用天然气判识图版,有效地识别出了牙哈地区古近系存在多源混合成因气。结合地质特征及精细的油气源对比,认识到寒武系海相烃源岩在高成熟演化阶段形成的天然气也可能是部分气藏的来源,断裂起到了重要的垂向沟通作用。
与原油相比,天然气的分布更为广泛,各种类型的有机质都可形成天然气,其形成过程贯穿于成岩、深成直至变质作用的始终。正是由于天然气的成因多种多样,同时还普遍存在混合、运移和氧化蚀变等复杂过程,而天然气携带的信息较少,主要是组分和同位素信息,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天然气成因分析的难度。本文主要针对一些典型的复杂成因天然气类型,采用了一些特定的方法对其进行评价,这些方法包括实验分析、化学动力学模型、同位素动力学
本文首先对于硫化氢的催化问题进行介绍,大家都认为硫对TSR反应催化作用,但到底是无机硫(S, H2S)还是有机硫起催化作用一直存在争议,通过实验室的热模拟实验发现,不稳定有机硫化物(LSC)对TSR有催化作用,因为在有LSC参与的TSR反应所需能量为47.35kcalJmole;H2S参与为50.64 kcalJmole;乙烷与硫酸氢盐反应所需能量为55 kcal/moles随着LSC含量的增多,
兴隆台油气田位于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和大洼县境内,构造上处于辽河探区西部凹陷兴隆台断裂背斜构造带。本文介绍了天然气基本地化特征,分析了天然气来源、天然气成藏机理及模式。
辽河探区西部凹陷油气资源丰富并且分布广泛,天然气主要与原油相伴分布,随着液态原油地不断发现,并且勘探难度越来越大,天然气作为一种重要的相对洁净能源越来受到重视。本文将主要从油气分布特征、天然气组成特征、原油溶解气出溶特征、气藏控制因素等方而探讨辽河探区西部凹陷天然气的运聚成藏特征和分布模式。
浅层气一般是指埋深浅于1 500 m的各类天然气资源。浅层气分布广泛、埋藏深度较浅、地质上易预测、勘探开发成本低等诸多有利因素,具有较高的勘探开发经济效益。而目前松辽盆地南部浅层气研究较薄弱,开展松辽盆地浅层气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现实和经济意义。本文研究中采集了松辽盆地南部不同区域的22件浅层气样品,并对气样进行了组分及碳同位素分析,并收集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测试资料100余件。
本文对我国已发现的柴达木盆地涩北1号气田、云南保山盆地保山气田和松辽盆地阿拉新气田、葡浅气藏和敖南气藏气样进行采样,测定天然气中组分及其碳、氢同位素和轻烃组成,分析生物气中轻烃的分布特征,探讨生物气轻烃的成因,对完善有机质演化过程轻烃的生成演化序列和低演化阶段生物气和低熟气的成因鉴别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文通过对歧口凹陷天然气组分、同位素和轻烃等信息综合分析了生物气、生物-热成因混合气、热成因气和二氧化碳气这四种本区天然气的成因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