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发性肝衰竭小鼠模型血浆代谢轮廓分析

来源 :第十三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wac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构建了D-氨基半乳糖/内毒素(D-Gal/LPS)诱导的FHF小鼠模型,以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as chromatography/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GC/TOFMS)检测FHF和对照小鼠血浆代谢物,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components analysis,PCA)分析所获数据。目的在于:1)建立动物模型和临床疾病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2)寻找FHF的代谢标志物,了解FHF发生时物质代谢途径的变化;3)为临床上对FHF患者的相关研究打下基础,为提高营养支持和非手术治疗的效果提供理 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无痛胃镜检查对老龄患者的全身影响及安全性。方法:胃镜检查患者160例给予异丙酚和咪唑安定镇静,101例常规操作,比较两组胃镜检查中患者反应和感受、操作时间、观察其清醒时间及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镇静组患者99.4%无不适,而对照组为35%(P<0.01)。镇静组患者咳嗽、恶心、呕吐和咽喉不适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镇静组胃镜操作时间为(4.5±1.5)min短于对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来源于肌层、内镜超声(EUS)诊断GIST者应用头端弯曲的针形切开刀进行ESD治疗:(1)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2)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3)剥离黏膜下层组织显露肌层GIST,1次性完整切除病变。结果:10例来源于肌层的GIST,6例位于胃底,1例位于胃窦,1例位于胃体,2例位于直肠。病变最大直径0.5~2.0
硬性胆道镜因其突出的优点,在胆道外科临床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当然,一个医院如果软硬两镜均备,手术工作会更加完美。
本文对母-胎界面趋化因子在人母-胎免疫调节中的生物学作用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母-胎界面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趋化因子对滋养细胞生物学行为的调控作用、募集蜕膜淋巴细胞的趋化因子、趋化因子介导蜕膜基质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母-胎界面的趋化因子受体与HN的胎盘垂直传播关系等进行了阐述。
本文对临床生殖免疫学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生殖免疫学是在现代生殖医学和免疫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研究正常妊娠所涉及的免疫学问题,特别是妊娠的免疫耐受和病理妊娠及一些妊娠疾病发生的免疫学发病机理,以及从免疫学角度提出相应的促进生殖健康和防治生殖疾病措施。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原因不明,但和自身免疫有关的疾病。本文分析了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主要病理组织学特征,并提出临床诊断的几个突出要点。
肝活检是采用穿刺活检术方法获取细胞学或组织学标本,以观察肝脏疾病病理变化的一门科学。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分子生物学、分子病理学、分子免疫学及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及对肝脏弥漫性疾病的认识),临床医师对肝病的临床与病理诊断一致及抗病毒药物疗效观察要求日益增加。肝活检适应于许多肝脏疾病基本诊断预后的判断,是明确临床与病理诊断、评估肝脏炎症活动级别,肝纤维化程度分期以及评价抗病毒与抗纤维化药物疗效的金标准
原发性肝细胞癌在东南亚和中国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长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导致HCC的主要病因,感染HBV的人群患HCC的危险性是未感染者的100余倍,且HCC病人家庭内有hBV感染的聚集性倾向,提示HBV感染与HCC的发生密切相关。HBx蛋白能反式激活宿主及病毒调控基因,参与细胞调亡和受损细胞DNA剪切与修复,与HBV相关性肝细胞癌形成密切相关。本文研究发现肝癌组织中H
本文分析了临床常规使用的肝功能检测指标的不足,提出用经碳标记的底物来评估肝脏功能,指出可以通过13C的排出特异地反映肝脏细胞的损害情况。
乙型肝炎病毒具有嗜肝特性、能不断复制、且为非直接导致肝损害的DNA病毒,成年人感染后可导致10%成为慢性患者。目前研究认为乙型肝炎患者慢性化涉及异常免疫耐受机制,而Tregs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Tregs是否涉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损害,从而推测其可能的免疫发病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