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候研究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暨福建中西医结合研究院2009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dong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医临床分科及学术组织的设置是以病为主,这不符合中医诊疗思路,而应按中医的特色,以证候为中心进行分设。在此论述了以证为单元研究的可行性,讨论了研究证候疗效和变化的必要性,提出了研究证候的方法,认为“以证统病”的诊治更符合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思路。
其他文献
成交逐步回暖本月,上海二手房指数为1657点,较上月大幅上涨9点,环比上涨为0.54%。本月,上海二手房市场活跃表现较为活跃,全市二手房成交价和成交 Turnover gradually pick u
目的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白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变化及其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以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
会议
目的:观察人参总皂苷对长期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疗效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 方法:60名患者被随机分为人参总皂苷组和安慰剂组,每组30例。人参总皂苷
会议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中药汤剂与症状之间的关系和疗效。方法:以2501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数据为基础,运用线性混合模型的方法。结果:线性混合模型可以从时空演变中,分析出现频率较
分析了当前肿瘤疗效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并对与建立中医治疗肿瘤的疗效评价体系相关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中医肿瘤疗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应借鉴现代流行病学及循证医学
本文主要从中医证候疗效评价、对“病”常规疗效评价、重要临床事件评价、生存质量的评价4方面(维度)对冠心病中医疗效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综述,并指出应加强循证医学评价,还应引
虽然中药相比化学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亦应引起重视。本文分析了中药不良反应研究的现状和原因,简介了个体不良反应研究的方法和临床流行病学群体不良反应研究的方法,提出应重
时藏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它体现了中医学固有的思维模式,这种“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思想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等各个方面,对于我们认识人体的生
清初著名医家陈士铎,深研医理,学验俱丰,其著作中有关消渴病证治的见解,颇多独到之处,对本病的理论研究和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就陈士铎辨治消渴病的特色进行初步探讨。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多种炎症因子表达和分泌的增加通过干扰胰岛素信号通路,引起胰岛素抵抗,还可直接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因此,抗炎治疗正成为防治胰岛素抵抗和2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