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燃煤氮氧化合物控制技术

来源 :第九届全国燃煤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污染治理技术及脱硫脱氮技术应用工程实例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lover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氮氧化合物(NOx)是我国全国性的大气污染物之一,煤的燃烧是NOx污染的主要来源,我们必须采取经济有效的措施对NOx加以控制.目前,控制大气中NOx污染的技术措施很多,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燃烧中控制和燃烧后控制二大类型.所谓燃烧中脱氮主要是指通过控制燃烧过程中NOx形成的因素降低NOx的生成;燃烧后脱氮主要是指烟气脱氮.根据NOx的生成机理和煤炭在燃烧过程中形成NOx的影响因素,本文介绍了在燃烧过程中降低NOx生成的技术,在低NOx燃烧技术中,关键设备是新型燃烧器,它是指通过降低燃烧区氧气的浓度,降低高温区的火焰温度和缩短可燃气体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等措施,从而降低NOx的生成量的方法,包括强化混合型低NOx燃烧器技术,分割火焰型低NOx燃烧器技术,两段燃烧低NOx燃烧器技术,部分烟气循环低NOx燃烧技术等;论文介绍了吸收法、吸附法以及催化转化净化NOx的烟气脱氮技术以及联合脱硫脱氮技术;论文最后指出,我国今后十多年内,对于控制燃煤的NOx问题应当采用低费用的低NOx煤粉燃烧技术,同时应当进一步开发和研究烟气脱氮技术,特别是联合脱硫脱氮技术.
其他文献
2006-06,在泰山日观峰上的泰山气象站,利用Andersen分级采样器同步进行了大气气溶胶采样.样品用离子色谱(IC)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O42-、NH4+、K+的浓度在0.43~0.65μm出现峰
就目前许多脱硫工程公司普遍应用的WFGD烟道壁厚及加固肋(加强筋)的设计方法,发现无论是300MW还是600MWFGD的烟道,绝大多数采用6mm壁厚的烟道.其加固肋随烟道截面增加而数量
对于燃煤应用领域来说,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SCR)的设计是一种挑战,因为烟气中含有颗粒物、催化剂致毒物和二氧化硫(SO2)等.根据我们的经验,在充分了解了那些对系统和催化剂性
本文研究应用循环流化床洁净燃烧技术,控制燃煤工业锅炉SO2污染,其中主要包括循环流化床洁净燃烧技术,及其在燃煤工业锅炉上的应用.研究表明,应用循环流化床洁净燃烧技术,可
测试了石家庄市高层建筑环境空气中不同高度的可吸入颗粒物质量浓度、颗粒物的粒度分布,及不同楼层降尘的粒度分布,探讨了可吸入颗粒物质量浓度、粒度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
本研究首先彙整台北及高雄都會區能見度觀測資料,瞭解過去能見度歷年變化趨勢.此外,爲進一步探討高雄與台北部會區能見度與大氣懸浮微粒的關係,高雄都會區利用前鎭氣象站之能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主的中国西北沙漠区是东亚地区主要沙尘释放源区之一,每年从这里释放的大量沙尘气溶胶给源地、周边以及下游地区的大气环境、土壤和工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危
本文首先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人体口腔通道模型中的流场分布,然后对动态条件轻微运动呼吸状态下吸入理想气溶胶系统情况进行了计算,得出了气溶胶在通道内的沉淀位置和不同粒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超细颗粒物四氧化三铁模拟不溶性大气超细颗粒物对高血压模型大鼠的作用,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液及其他器官的放射性分布,研究超细颗粒物在肺部的清
根据煤高温燃烧和固硫的物理化学原理,选择价廉易得、来源丰富的来自化工、冶金、热电行业的工业废渣为基本原料,废渣中分别含有CaO、MgO、Fe2O3、Al2O3、SiO2、K2O和Na2O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