髁限制性假体治疗复杂膝骨关节炎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ang340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髁限制性膝关节假体治疗复杂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9例复杂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其中严重膝内翻伴平台内侧骨缺损12例,严重膝外翻3例,Charcot关节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初次后稳定型膝关节假体(PS假体)置换后再翻修1例,年龄51~75岁,平均(65.26±6.51)岁.左侧9例,右侧10例.行LCCK全膝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并随访观察疼痛及功能评分.
其他文献
目的:报道椎体成形术致胸髓损伤一例,分析发生并发症的原因,结合文献探讨发生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患者女,66岁,严重骨质疏松并椎体压缩骨折,X线表现所有胸椎均有不同程度压缩,MRI显示胸5、6、8、10、12等5个胸椎均有新鲜骨折,对患者进行了胸10和胸12椎体成形术治疗,术后2小时患者出现迟发性胸髓损伤,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MRI和CT显示椎管内血肿压迫几岁,经过尖牙手术等积极治
会议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引起的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2年3月至2016年2月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63例.其中男10例,女53例;年龄60~93岁,平均76.1岁.手术方式:全部采用局麻,俯卧于手术台上,以C型臂透视确定伤椎并标记椎弓根,消毒铺单,正侧位透视,于X线引导下从正位椎弓根外上方和矢状面10~15°夹角处进针.当穿刺针达椎弓根内侧
目的 毁损性小腿离断伤特指膝关节以下肢体离断处骨骼、肌肉、血管、神经等损伤严重,而伤肢远端组织结构较完整的小腿离断伤。为了保证此类断肢再植成活率,势必要一期行大段肢体短缩。由于过度短缩造成的双下肢不等长,难以用矫形鞋代偿,因此过去认为短缩长度超过6cm的单侧小腿离断不宜再植。但是对于青壮年患者,仅仅因单侧肢体过短而放弃再植难免可惜,因而我们将骨搬移技术应用于断肢再植术,以期最大限度地恢复再植肢体的
目的:J-sign型髌骨脱位,是指在膝关节屈伸过程中髌骨运动轨迹存在异常,表现为屈膝时髌骨进入滑车延迟或者屈膝过程中进入滑车沟时由外侧向内侧滑动,或者伸膝过程中髌骨脱离滑车沟向外侧滑动,其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可能包含一系列的软组织与骨性结构异常。
一直以来,骨质疏松与骨质增生退变一直是国内外在骨骼研究领域的热点。骨骼的退行性改变,可以使机体的恒常性失去维持,进而导致多系统的病变。通过各领域专家的努力,骨质疏松与骨质增生的相关性研究取得长足进展,骨质疏松与骨质增生在发生发展机理、流行病学研究及其他因素方面都有其相关性。
[目的]探讨骨科术后患者在使用镇痛泵期间如何有效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方法]我科手术患者除局麻外均使用自控式镇痛泵,根据临床研究发现,使用镇痛泵期间,患者在疼痛得到改善的同时,对疼痛的敏感度也降低,术后输液期间留置针引起的静脉炎与自控式镇痛泵有一定关系。
目的: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安全管理,防范髋膝置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提高住院患者护理安全性,促进快速康复.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收治髋膝置换患者563例,其中髋关节置换332例,膝关节置换231例,平均年龄60.2岁.
目的:评价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4月至11月应用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53例(68个椎体)。对比术前和术后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观察手术并发症(骨水泥渗漏、肺栓塞和神经损伤等)、
目的 探讨复杂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7年4月至2011年4月,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畸形愈合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17—53岁,平均35岁。均为单侧跟骨骨折。所有患者均为跟骨闭合性骨折后高度丢失,继发足跟畸形。主要症状:跛行,行走疼,穿鞋困难。
会议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钙化性肩胛下肌肌腱炎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6例患者诊断为肩胛下肌钙化性肌腱炎,其中3例术前出现误诊,男3例,女3例,平均年龄42.5岁(32-65岁).术前均行X线片,CT和MRI检查,术前肩关节VAS评分平均为8.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