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倒装GaInP/GaAs/GaInAs聚光三结太阳电池

来源 :2015中国光伏大会暨第十五届中国光伏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wei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成功获得了GaInP/GaAs/GaInAs倒装三结太阳电池外延片,并通过倒装芯片工艺制成2.09x2.09mm2的电池芯片。该倒装聚光三结太阳电池在500~2800倍的光照强度下,电池转换效率仍大于44%,在1484倍时,效率达到最大值44.9%,在千倍聚光下,转化效率大于43%的芯片数量达87.1%,有望在大规模量产后进一步降低成本,在地面光伏电站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他文献
本文以太阳电池片分档策略为研究背景,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Excel平台的自动优化分档程序,并基于该程序对传统分档策略的组件功率分布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电池分档程序能够正确模拟实际的电池分档过程,并快速评估组件功率分布效果。基于电池分档程序,本文还研究了档位边界条件对组件功率分布的影响,为实现分档策略的自动优化提供了算法基础,从而达到有效提升组件功率分布效果的目的。
本文主要研究现今石墨烯量子点的主要制备方法及其在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应用和工艺方法,石墨烯量子点的合成方法很多,通常被划分为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将大尺寸的石墨烯、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等二维、一维的碳材料切割成零维的石墨稀量子点的自上而下的方法和利用化学方法将含碳小分子合成石墨烯量子点的自下而上的方法。文中主要介绍了水热法电化学法、电子束刻蚀法、溶液化学法、富勒烯开槽方法、超声波法。
本文展示了在玻璃管内表面沉积制备非晶硅太阳电池和通过模板法制备具有纳米锥阵列结构的抗反射膜。通过结合宏观和微观尺寸上的三维结构设计,太阳电池表现出了优异的光捕获能力。具有抗反膜的管状非晶硅电池模块实现了9.86%的光电转换效率。
本研究通过溅射Ag薄膜及热退火处理实现尺寸随机分布的Ag纳米颗粒自组装,而后采用干法刻蚀工艺获得微纳复合结构,具有明显的陷光增强效果。基于该结构制备硅异质结太阳电池的开路电压为611mV,转换效率为16.3%。
采用在线中频磁控溅射设备对掺Al的Si单质靶在N2气氛下进行反应溅射,在1245×635mm2的SLG上均匀沉积了SiNx薄膜,研究了溅射参数对SiNx薄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溅射气体总流量和N2/Ar比的增大,SiNx的折射率和沉积速率均呈现减小的趋势、红外吸收光谱Si-N-Si键伸缩振动特征峰对应的波数升高;当N2/Ar比超过1:2,SiNx的折射率在2.0附近变化趋于饱和。退火可以显著
在对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实验中,大量实验证据表明在晶界面存在导带与价带的向下偏转,这种特殊的能带结构在晶界面形成空穴势垒,甚至在晶界附件形成p-n型反转,导致空穴的耗尽层,从而减少了在晶界面的光激发的电子与晶界面位置空穴的重新复合,减少了多晶薄膜晶界面对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在本项目研究中,利用具有纳米空间分辨的测量方法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扫描隧道谱,导电针尖原子力显微镜对CZTS薄膜晶粒,晶
课题组自主研发了一套蒸汽输运沉积系统,并用其制备出了CdTe多晶薄膜。研究了气压、衬底温度、气氛等关键制备参数对CdTe薄膜性质及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利用XRD,SEM,UV-Vis,Hall等测试手段研究了衬底温度对薄膜的结构、光学性质和电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蒸汽输运法制备的CdTe多晶薄膜均具有立方相结构且沿(111)方向高度择优。随着衬底温度的升高,CdTe薄膜的平均晶粒尺寸从2微米增大
本文通过调节气压改变了预制层的初始结晶和薄膜的疏松度,气压为0.4Pa时,预制层初始结晶度为最佳,由表面粗糙度反映的薄膜结构的疏松度也最大。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金属预制层在高活性硒气氛下经两步硒化之后形成的CIGS固溶体,可有效提高电池器件性能。
本工作通过对GaInNAs材料合成条件的探究,掌握了MBE法制备GaInNAs材料的实验参数,观察了GaInNAs薄膜表面的典型特征,发现了生长温度、Ⅴ/Ⅲ流量比和生长速率对GaInNAs材料质量的影响趋势。通过优化合成条件,己实现了高晶体质量GaInNAs薄膜的可重复制备。
本文通过镁掺杂氧化锌优化了电池的性能,以10%的镁氧化锌作为缓冲层器件性能最优。进一步在硫化铅层掺杂石墨烯,提高载流子迁移率,提高了光生电荷收集效率;最后在电池背场掺入高功函数的氯化石墨烯,提高了电池的Voc,实现了光电转换效率为9%的PbS量子点太阳能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