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中血管生成拟态现象的初步研究和预后相关性分析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2012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vxq9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骨肉瘤中血管生成拟态现象,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病理科石蜡包埋的骨肉瘤组织切片57例,其中44例临床和预后资料完整的骨肉瘤组织切片做为研究对象,复习切片明确诊断后进行CD31和PAS双重染色,证实肿瘤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的结构,分析血管生成拟态相关的临床意义.结果:44例骨肉瘤中16例(36.36%)具有血管生成拟态,患者年龄、肿瘤发生的部位与VM之间无相关性(P>0.05),有转移患者和无转移患者血管生成拟态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的大小与VM之间有相关性(P<0.01).结论:骨肉瘤中存在血管生成拟态现象,血管生成拟态是骨肉瘤患者预后的不利因素,有血管生成拟态的患者易发生转移,预后比无血管生成拟态的患者差.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对桡神经损伤修复术后的疗效,探索中医中药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新方法.方法:将临床观察的60例桡神经损伤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在术后当天开始服药,治疗组采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汤加甲钴胺片治疗,对照组只用甲钴胺片.两组病人分别于治疗后第3、6、9月各随访1次,观察神经支配区肌电生理学变化、感觉和运动恢复情况;并分别于术后6个月采取患者血、尿、便常规
目的:探讨中医手法整复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方法。方法:对12例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中医手法整复支架外固定治疗,围手术期进行有效的护理及康复锻炼,并进行随访分析。结果:12例患者术后随访骨折正常愈合,掌倾角和尺偏角良好,功能恢复满意,无针道感染。结论:中医手法整复支架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锻炼,可获
目的:探讨闭合手法复位,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闭合性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治疗的临床资料,采用C型臂X线机下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方法.操作时应注意克氏针的进针点及防止尺神经损伤,有效的外固定.结果:40例随访时间1~3年,无严重并发症,肘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2.5%.结论: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
基于NONFH脂类代谢紊乱病因学说,对NONFH与ApoA1、ApoB及其位点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进行综述,结合NONFH中医体质类型禀赋于先天,受制于后天的特性,探讨ApoA1、ApoB及其基因多态性与中医体质类型在NONFH的发病机制中相关性,以期为ApoA1、ApoB及其位点基因多态性与NONFH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研究低频超声对大分子中药的经皮促渗作用,改变传统的给药途径,为超声透药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用家兔为研究对象,通过离体实验和在体实验观察低频超声对5%桂枝萃取液的促透作用.实验分组:离体实验分组:对照组和超声治疗组;在体实验分组:药物热敷组和超声治疗组.结果:离体实验中药物浓度随时间的进行而增加,不同时间点超声组浓度较高(P<0.01),超声组和对照剂组差别明显(P<0.05)
本文从甘肃省中医院及甘肃中医学院院门诊随机抽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220例,调查问卷收集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的资料,数据采用对应分析分析.调查结果显示,2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基本证候分别为:肾虚髓亏型106例,占48.1%;阳虚寒凝型32例,占14.5%;瘀血阻滞型51例占23.1%,兼夹型31例占14%,其中肾虚髓亏合并阳虚寒凝型15例占6.8%阳虚寒凝合并瘀血阻滞型7例,占3.2%,肾虚髓亏合并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麝香对颅骨骨缺损模型大鼠骨缺损处SDF-1表达的影响,探讨麝香促进外源性rBMSCs向骨缺损处迁移的机制.方法:采用贴壁筛选法培养rBMSCs,用流式细胞仪鉴定rBMSCs;大鼠颅骨骨缺损模型的建立后回植rBMSCs;将模型组大鼠完全随机分为四组,高、中、低剂量组及空白对照组,并向高、中、低剂量组灌服麝香,空白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14d后处死大鼠取出缺损部位的颅骨,并对其脱钙、制
本文从解剖学和生物力学角度研究了肱骨髁的结构特征,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采取固定法和牵引法进行治疗,存在肘内翻率较高的现象,探讨了肘内翻的预防措施。
检索2000/2011 PubMed数据及CNKI数据库有关镁离子合金在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等方面的文献,综述镁及铁合金在骨科应用中的优点、缺点及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结认为传统医用金属材料存在生物相容性差、生物力学性能不匹配、需要二次手术等弊端,镁基合金可在生理电解质环境中通过腐蚀而发生降解的特性,在可降解硬组织修复材料领域展示了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受到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学者的密切关注。
目的:研究麝香酮含1药血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及其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确定单体药物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是否有影响。初步了解麝香酮单体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用机制。方法:贴壁筛选提取大鼠BMSCs,培养至第三代,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成骨成脂诱导,鉴定认为培养成功后,利用不同浓度麝香酮含药血清干预。测定细胞增殖率、ALP活性、钙盐沉积量、骨钙素分泌量等,研究麝香酮含药血清对大鼠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