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和对策

来源 :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iderk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急诊输液外渗的相关原因,总结有效的护理对策,减少急诊输液外渗率。方法:从我院急诊观察室急诊输液间2014年12 月的输液患者中,随机抽取200 例,有36例输液外渗。
其他文献
随着外周静脉留置针广泛应用于临床,临床工作者针对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技巧、维护、封管的方法及封管液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会议
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规范留置针使用的效果方法:运用品管圈活动,对临床上留置针的使用分析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比较改进前后留置针固定的情况.结果:应用了品管圈后,在院患者留置针使用率得到提高(p<0.001),敷贴固定问题大幅下降(p<0.05)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会议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主要应用于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及老年患者输液等领域。随着PICC置管技术的逐渐成熟,PICC导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优势越来越明显。
会议
目的:通过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三向瓣膜式 PICC)在临床使用中发生断裂的不同部位,探讨PICC断管部位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PICC专科护士通过回顾性分析对53例PICC导管在推注时遇到导管漏水、患者主诉手臂疼痛的位置发生的情况,分别采取修剪导管、拔除导管、介入手术取出导管的处理方法。
会议
目的:比较三种PICC置管穿刺术的成功率、穿刺时局部出血情况及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分析不同的PICC置管技术的优劣性及临床应用价值,为进一步完善本技术的合理运用提供更可靠、更成熟的临床研究依据。
会议
静脉化疗是治疗宫颈癌的主要手段之一,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由于化疗药物属于细胞毒性药物,有较强的刺激性,一旦外渗可引起周围组织损伤,出现水泡、疼痛等不良反应,严重还会导致局部组织坏死,溃疡及功能障碍,一般建议患者留置PICC导管或CVC 导管,这样既可减少患者痛苦,也能减少及预防药液外渗。
会议
静脉输液既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疾病护理中的重要手段。笔者借鉴国内外有关静脉输液的技巧方法,通过自身临床经验的积累,总结出在静脉输液操作包括配药、排气、选血管、拔针与按压等环节中的技巧。
会议
为了降低耐高压PICC导管堵管的发生率,通过品管圈活动,制作双针筒专用封管支撑架、修订考核表,细化输血后冲管手法及冲管流量、使用专用针筒冲管、制作提醒标识、拍摄操作视频及制定我院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并培训,延长了导管的使用时间,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议
目的:探讨六合丹外敷治疗外科手术后患者外周静脉营养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0 月至2015年3 月期间华西医院胆道外科所收治的120 例外科手术后需外周静脉营养支持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 例,观察组采用六合丹外敷治疗外周静脉营养所致的静脉炎,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治疗外周静脉营养所致的静脉炎,分别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的治愈率及有效率。
会议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PICC穿刺导丝先入法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2013年3 月~2015年3 月在我院学习的静脉输液专科护士、肿瘤专科护士以及进修护士共476 人,经带教老师严格筛选需进行超声引导下PICC穿刺置管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387 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导丝先入法PICC穿刺置管患者为实验组,传统的导丝后入法PICC穿刺置管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