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混合性结节微波消融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52例经病理或细胞学诊断为良性的甲状腺混合性结节患者微波消融治疗的超声影像学和临床相关资料,评价结节消融后是否完全坏死和缩小程度,以及相关不良反应。消融治疗过程:常规消毒铺巾,2%盐酸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使用5ml或10ml注射器在结节周围注射5~10ml生理盐水,在与重要的血管、神经间形成宽约5~10mm的液体隔离带。尖头刀片在穿刺点切开约2mm小切口,18GPTC针穿刺入结节液性区域中心,抽净囊液,并回输生理盐水防止囊腔压力骤然降低导致囊腔内出血,囊腔内如有出血应边抽出边压迫。超声引导下将微波消融针通过皮肤切口处穿刺入结节内,向前进针及开启微波能量时,保证消融针针尖处于超声观察下。预设好功率30-40W,启动消融,首先加热囊腔内生理盐水,起到对囊壁和实性瘤体表面"凝固"作用,防止穿刺时出血,气化区分布满整个液性区域时,暂停消融等高回声气化区消散超声可以有效观察到实性瘤体时,使用移动消融方法对实性瘤体进行微波消融灭活,顺序是由深到浅、由远到近。接着,将微波消融针紧贴囊壁,对囊壁内皮细胞进行灭活,完成后停止消融,退出微波消融针。使用18GPTC针将结节内注入的生理盐水抽出。超声造影明确实性瘤体及囊壁无造影剂充填,即完成一次消融治疗。结果 52例患者共61枚甲状腺混合性结节,微波消融后经超声造影检查显示实性部分血流灌注均消失,且消融区范围完全覆盖结节囊壁。术后3个月彩色多普勒超声随访,灭活结节不同程度缩小,其中治愈(完全消失)6例6枚(9.8%),显效(结节体积缩小≥50%)42例51枚(83.6%),好转(结节体积缩小<50%,但均>25%)4例4枚(6.6%)。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气管损伤、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皮肤灼伤、感染和颈部运动障碍。结论超声引导下甲状腺混合性结节微波消融治疗创伤小、疗效好、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