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碳汇理论的城市碳汇林体系规划

来源 :第四届严寒、寒冷地区绿色建筑联盟大会暨绿色建筑技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ma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而全球变暖正在对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碳汇林的营造更是受到了各个国家的广泛关注.文章对碳汇林的概念进行介绍,对于发展碳汇林的必要性进行论证,提出可以通过完善城市森林体系、合理配置植物、发展城市立体绿化、加强理念宣传、提高森林质量,摆脱重建轻管理的错误思路等来发展碳汇林的思路。
其他文献
华润是全球500强企业之一,2015年排名第118位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748.87亿美元,同比增长13.5%集成电路设计 开放式晶圆制造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分立器件聚焦于模拟与功率半导体产品.聚焦MCU+e-NVM为核心的控制电路、驱动电源管理IC、功率器件及模组、MEMS传感器等领域消费类电子、绿色照明及汽车电子设计能力:0.11 μm制造能力:0.13μm11.060人5家设计公司1条6英寸开
会议
Today,this little blue label does all the hard work of certifying outstanding energy efficiency in: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nd fight climate change.ENERGY STAR has over16,000partners50,000product m
会议
我国新型建筑结构体系仍然处在摸索的阶段,并未达到工业化的要求节电、节水、节能等先进的环保技术并未有效的形成和推广使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本文介绍了预制装配式建筑工业新技术在节能建筑中的应用,概括起来讲就是通过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为主要特征的生产方式,项目完成单位实施的该技术体系创造性地实现了建筑工业化和三板框轻结构,建筑用梁、柱、板等构件均在工厂内
预制混凝土装配式建筑认证体系是一套在发达国家已经成熟使用的针对预制混凝土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准入监管机制.认证体系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起着规范技术标准、提高工艺质量、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国际上认证体系的主体通常由专家协会、评审标准、评审小组三部分组成.认证体系的评审标准由认证评审依据和主要技术内容组成.加拿大预制混凝土建筑与产品认证体系CPCI代表了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先后出台了多部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对高层钢结构住宅的整体结构和配套围护结构和楼板体系进行全面的技术性能、经济性能以及环境性能分析,综合评价高层钢结构住宅的适用性.分析表明:尽管钢结构住宅的结构造价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但综合考虑基础造价、使用面积增加、工期缩短所带的收益,钢结构住宅的综合经济效益明显,且随着楼层的增高其综合经济优势更加显著.
绿色建筑概念自引入到中国以后,中国在政策、技术、规范等措施给予绿色建筑很大的发展空间,河南省也全力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内近年颁布的政策法规及目前获得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情况进行研究,指出了目前的发展瓶颈,从而了解河南省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并展望河南省绿色建筑未来发展趋势,主要是节能标准化体系的完善和多维度、集成优化路线.
建筑领域碳排放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3,这仅仅是建筑运行使用过程,若考虑建筑全生命周期,比例将会更高.在现行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引导下,绿色建筑是否比普通建筑全生命周期更低碳,目前相关研究甚少.本项研究基于LCA理论,在总结前人研究基础上,明确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方法,并以天津生态城75栋绿色居住建筑为样本,计算并比较了不同星级绿色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水平.结果表明,单位建筑面积年碳排放量
文章指出教育建筑作为社会公共建筑的一个类型,承担着普及社会道德与科学知识的重要作用,中小学校园建筑又是教育建筑中分布最广,比例最大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中小学校园建筑设计需研究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及自然环境的差异,通过绿色校园的实践总结适宜的技术措施,包括校园场地的规划分区,多功能复合建筑的使用,对风环境和光环境的合理利用,底层架空等建筑结构来增加土地利用空间等,经过一系列合理的进行绿色设计,促进绿色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对被动式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技术,并以沈阳建筑大学中德节能示范中心为例,结合严寒地区的气候特点,从热桥、通风与遮阳方面进行设计.同时,基于建筑三维建模软件Rhino和Grasshopper平台上的EnergyPlus算法对围护结构进行敏感性分析,并且与基础模型进行能耗对比.研究表明,通过敏感性分析,能够选择合适的传热系数和保温层厚度,对严寒地区被动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有着积极的
《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从2009年开始实施,随着技术进步、行业发展和新版国家标准的颁布,将进行修编.在修编过程中,将参考借鉴国外相关标准的发展趋势,体现从单体评价到区域化评价、从设计评价到全过程评价、从定性评价到定量化评价、从单一对象评价到多元化对象评价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