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粉末注射成形制备陶瓷金卤灯用半透明氧化铝电弧管

来源 :中国长三角照明科技论坛(2012·杭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xx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粉末注射成形(PIM)工艺制备了陶瓷金卤灯(CMH)用半透明氧化铝电弧管。介绍了陶瓷管的结构设计,并对相应PIM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材料的显微结构,测试了材料的光学性能,并对制备的电弧管进行装灯测试和性能评估。
其他文献
转鼓式飞剪是板带材连续生产线上的一种在线剪切设备,通过新的结构设计消除了传动斜齿间的间隙和上下刀轴两端的止推轴承侧隙和螺纹侧隙,提高了飞剪运行的平稳性和剪切质量;同时,通过最大和最小剪切速度下的力能参数计算,获得了转动惯量和减速比的影响规律,为飞剪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本文介绍了应用于中厚板剪切线上的一种新型机械式定尺机,分析了原理、设备特点、结构组成及控制连锁。该定尺机完全解决了原有定尺机构存在的不足,具有很强的耐冲击性、优良的稳定性、较高的定尺精度和全自动控制,比其他机型具有更为优越的使用性能。
发光离子掺杂的玻璃激光器以其高性能、低价格、高效率等特点,在南密度存储、信息处理、通信以及表面处理等技术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传统玻璃发光材料基质的选择上多集中在氧化物上,如铝酸盐和硅酸盐,而物理和化学稳定性更加优异的氧氮化物玻璃却报道甚少,其原因是氮化物有非常强的共价键,难以实现打破这种键,和其他材料形成均一相。本文,采用特殊工艺制备了均一的Al-O-N∶Cr3+玻璃相,并研究了此体系的结构和
目前,将非晶碳薄膜作为光学薄膜的实验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但很少有从原子尺度进行研究.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分子动力学方法,对密度为2.0 g/cm3,2.9g/cm3碳结构进行了建模并掺杂,得到的非晶网络结构从径向分布函数上与实验符合的很好.研究表明,少量的Si掺杂没有引起大的结构改变;Si原子的局域态密度在费米能级处未形成掺杂态,但带隙变宽,这是由于Si的掺杂使sp2杂化量
本文利用同步辐射的S的K-边X-射线近边结构(XANES)研究了Na2O-CaO-SiO2浮法玻璃中硫的价态.发现在熔化过程中硫的主要存在形式为S6+;锡槽内浮法玻璃上下表面均存在S6+和S2-.通过对玻璃上下表面以及SnO2、Fe2O3、Na2S含量不同的玻璃的硫的K边XANES谱的研究发现:边前峰(2466.8eV)与铁的硫化物有关,并随着铁含量的增加,向高能方向迁移;肩峰(2468.8eV与
在普通玻璃衬底上采用磁控溅射技术沉积了Ti/TiO2双层薄膜,得到了不同色彩的装饰膜.通过光学显微镜测试了薄膜表面形貌,分析了不同工作气压和溅射功率下Ti膜和TiO2膜表面孔洞产生的原因;利用UV-Vis分光光度计测量了薄膜的光学性能,发现单层Ti膜随着膜层厚度的增加,透射率降低、反射率先增加后降低,薄膜吸收率提高.根据TiO2薄膜的透射曲线峰值,计算得到TiO2薄膜折射率约为2.24.SEM分析
SnO2∶F薄膜作为具有低辐射功能的表面涂层材料,广泛应用于节能镀膜玻璃。本文针对具有非陡峭膜层界面的SnO2∶F低辐射节能镀膜玻璃,提出五层膜结构的光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玻璃表面色饱和度的表现,并与不考虑界面条件的薄膜光学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前者更符合实际情况,有利于工艺控制。
采用溶胶-凝胶旋涂法,在SnO2∶F(FTO)镀膜玻璃衬底上成功地制备了掺氟浓度为4%的不同厚度的柱状晶TiO2∶F/FTO复合薄膜.研究了TiO2∶F膜厚对TiO2∶F/FTO镀膜玻璃样品的结晶性能,亲水性能、低辐射性能以及透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F/FTO镀膜玻璃的结晶性能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大而明显增强.经过一定时间的紫外光照后,薄膜表现出了很强的亲水性,且亲水性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而
本文主要介绍一种LED补光灯的设计。利用LED照明结合单片机控制和通讯技术实现补光灯的技术要求,并且实现一定的智能化和远程控制要求。文中讨论了补光灯的硬件构成和软件结构,并且对硬件和软件进行了说明。利用各种图表详细的说明了其工作过程以及原理。本文对一种道路监控用补光灯的供电电源的选择、储能电容的选择、控制电路以及软件程序设计等进行了论述和分析。
采用粉末注射成形工艺开发了储备式钡钨阴极和钍钨-钨复合电极,实现了复杂形状钨电极的近净成形和高效生产,所开发的钡钨阴极微观组织均匀,电子发射性能好,成功应用于大功率氙气闪光灯和激光泵浦灯;采用嵌件成形工艺制备的钍钨-钨复合电极,保持了加工态钍钨好的电子发射特性,同时大大降低了钍的使用量,可用于替代短弧氙灯等特种照明中的传统钍钨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