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p)/SiN陶瓷显微结构研究

来源 :1998年中国材料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对TiN粒度为30μm的三种不同含量的TiN〈,(p)〉/Si〈,3〉N〈,4〉陶瓷进行了断口形貌及压痕裂纹扩展路径观察(SEM)。结果表明:三种陶瓷断口均表现为沿晶断裂,随TiN含量的增加,兼有部分穿晶(TiN)断裂的特征,并对实验结果和断裂机制作出了解释。
其他文献
用等离子体汽相沉积方法合成了硼掺杂C〈,60〉薄膜,通过红外紫外-可见吸收谱初步分析了掺杂C〈,60〉薄膜的结构及特性。
硬质合金粘结相钴具有严重抑制金刚石形核及促进石墨生长的作用,在硬质合金基底进行金刚石涂层前,对表面粘结相钴的预处理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该文采用固体粉末渗硼工艺,研究了YG〈,6〉硬质合金刀片表面渗硼预处理对金刚石涂层附着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YG〈,6〉硬质合金刀片通过粉末固体渗硼,表面生成具有高温较好稳定性的以CoB为主的渗层,克服了金刚石沉积中基底表面钴的不利影响,经渗硼处理的YG〈,6〉刀片
该文采用燃烧波前淬熄实验,对铝热剂燃烧合成Al〈,2〉O〈,3〉-TiC的结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铝热剂燃烧合成Al〈,2〉O〈,3〉-TiC复相陶瓷过程中存在钛、AlTi〈,3〉中间产物,石墨溶入高温下熔化的钛、AlTi〈,3〉t Al〈,2〉O〈,3〉熔体中,与钛和AlTi〈,3〉反应生成固相TiC,TiC又从高温熔体中析出。当燃烧波向前推进,温度降低到Al〈,2〉O〈,3〉熔点以下
该文研究了Al〈,2〉O〈,3〉陶瓷在高压下的烧结行为。结果表明:高压对烧结致密化进程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在烧结后期引起晶粒异常长大。晶粒生长与致密度关系密切,当致密度低于94℅时,晶粒生长缓慢,一旦超过此值,晶粒迅速长大。
镁镍合金--Mg〈,2〉Ni是一种典型的贮氢材料。该文着重研究了应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制备这种材料的可行性,在研究中,主要讨论了颗粒尺寸、混合方式等因素对合成产物相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镁镍系统反应热较少,但是在一定条件下,Mg〈,2〉Ni的自蔓延高温合成还是能实现的,而且在使用2.4μ的细镍粉和湿混合的条件下,可以得到高纯度的Mg〈,2〉Ni样品材料。
在298-333K温度范围内研究了贮氢合金MlNi〈,5-x〉Sn〈,x〉(x=0,0.2)在α+β区恒温吸氢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MlNi〈,5〉合金中加入锡后,吸氢速度明显加快,吸氢动力学机制由平台区前期的化学反应控速和后期的扩散控速转变为吸氢受形核长大控制,并给出了相应的速率方程。
少量氧化铝与部分稳定氧化锆复合,进行了不同工艺实验,研究热压烧结与无压烧结以及烧结温度对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氧化铝后,复合材料中微观结构晶粒尺寸分布出现了双峰结构,有利于力学性能的提高。在无压烧结条件下,复合材料抗弯强度为805MPa,断裂韧性12.5MPa·m〈’1/2〉。
该文应用正电子湮没技术(PAT)研究了不同气氛(Air、Ar、H〈,2〉、N〈,2〉、O〈,2〉)对于3mol℅Y〈,2〉O〈,3〉-ZrO〈,2〉与10mol℅CeO〈,2〉-ZrO〈,2〉缺陷结构和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氧分压不同,不同气氛中处理的样品得到的正电子湮没寿命及相对强度不同,而不同的寿命及强度反映了捕获正电子的缺陷类型和数量的不同。3mol℅Y〈,2〉O〈,3〉-ZrO〈,2〉
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制备出了具有不同厚度的NiTi薄膜。探索出了最佳晶化条件为550℃保温0.5h。研究了薄膜的相变行为和记忆效应,发现其相变顺序和记忆效应与体材料相近。并且在加应力晶化的具有一定厚度比的NiTi/Cu复合膜中获得了双程记忆效应。
实验研究了质子辐照的KNbO〈,3〉晶体的光折变响应特性。实验结果揭示出在质子辐照后的晶体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光栅,其一是由晶体本身的光折变效应所产生,另一个则是由于质子辐照所产生的效应。实验结果还反映出较低剂量的辐照几乎不改变晶体的光折变时间常数,并且未发现存在两种光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