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源性NO易化偏头痛痛觉信息的中枢传递

来源 :第十二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su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一氧化氮可能与偏头痛发作有关,但其具体的作用部位尚有争议。本文应用电刺激猫上矢状窦区硬脑膜的动物模型,观察了NO在偏头痛痛觉信息中枢传递中的作用。 方法:40只短毛猫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刺激组、生理盐水组、L—NAME组和7-NI组。假手术对照组不予电刺激,其余各组于手术后20.5小时以250μs,1.5mA,3Hz方波电流刺激上矢状窦区硬脑膜2小时。生理盐水组、L—NAME组和7-NI组于刺激前分别经股静脉缓慢注射2ml生理盐水、L—NAME(100mg/kg)或7-NI(10ng/kg)。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延髓和上颈髓连续切片,行冰冻切片c-fos及nNOS染色。 结果:(1)nNOS与c-f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表达的部位相似,主要位于延髓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段和颈髓C1后角的浅层(I、II层);(2)刺激组c—fos和nN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较假手术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L—NAME组和7-NI组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较生理盐水组和刺激组显著减少(P<0.01),但L—NAME组和7-NI组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c-fos和nNOS的表达呈正性直线相关。 结论:NO可影响偏头痛痛觉信号的中枢传递,L—NAME和7-NI可能通过抑制神经源性NO的生成,阻断三叉神经脊束核神经元的激活,从而终止偏头痛发作。
其他文献
现代电抽搐治疗围治疗期患者的心理特征表现为紧张、恐惧、焦虑、抵触、悲观。而焦虑情绪贯穿始终,护理人员应认真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如提供信息支持、给予心理安慰、进行情感支持、进行人性化护理等,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目的:帮助患者适应治疗氛围,使患者安全度过全身麻醉的围治疗期,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上缩短、降低不愉快、不舒适的程度,尽早清醒后返回病房。方法: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心理、生理的舒适护理。结果:麻醉围治疗期缩短、减轻了患者的不愉快、不舒适,使之得到人性化的护理。结论:在无抽搐电痉挛治疗中注重人性化护理,把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其中,提高了治疗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是由中华医学会、济宁医学院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为了解《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的载文特点,提高编辑、出版质量,指导作者投稿,本研究对《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年引文情况进行了分析。
目的:探讨冰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空间认知功能损害,以及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的转归情况。方法:采用以数字“5”为刺激的心理旋转测验对100例冰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入院第一周(±3天)和入院第四周(±3天)进行空间认知功能功能评估。结果:(1)冰毒所致精神障碍组第一次心理旋转测验成绩均差与对照组(P0.05);(3)第二次与第一次心理旋转成绩相比,第二次心理旋转成绩均好于对照组(P<0.01);(4)与正
目的:应用多媒体神经行为测试系统,研究不同医学专业学习对医学生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NES神经行为测试系统对临床专业、护理专业、预防专业各50名同学的神经行为进行了测试。结果:半结构投射实验中,预防与临床之间在“喜”这一项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医学专业可对医学生的神经行为功能造成影响。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多个感兴趣脑区可能存在的神经生化代谢异常,并分析这些异常与病程及疾病严重程度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磁共振氢质子波谱分析(1Hmagnetic resonsance spectroscopy 1H—MRS)技术,对19例强迫症住院患者的双侧前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尾状核头及前扣带回、海马旁回、胼胝体压部和膝部、丘脑进行检测,测定这些脑区的N-乙酰天门冬氮酸(N—acetylasp
当代大学生年龄结构、身心成熟程度、人员密集的环境等特殊情况决定了学生健康行为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决定因素。因近年来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家庭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和学校教育方式的不得当、扩招等原因高校学生不健康行为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分析高校学生不健康行为,教育转化对高校的和谐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目前出现的高校学生不健康行为进行了分析思考。
@@多巴胺能神经元轴突末梢上的膜蛋白DAT对于调节与多巴胺(dopamine,DA)系统有关的躯体运动和一般行为、情绪与内分泌、精神活动和学习记忆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SPECT脑DAT显像技术已广泛用于多种神经精神疾病如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1]、精神活性物质依赖[2]等的临床早期诊断、发病机制的研究等。然而,正常志愿者DAT分子影像的阅片基础研究却相对较少,使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管理对老年认知功能障碍高危因素干预的效果及其对健康促进的意义。方法:调查老年人共621名,分别从建立老年认知功能障碍健康教育与管理宗旨;档案建设;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等方面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健康教育前后分析被调人员的一般情况,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相关疾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饮食及行为方式转变以及神经认知功能情况等。结果:实施健康教育管理后居民疾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知晓率均呈
@@老年血管性痴呆是在脑血管壁病变的基础上,因血液成分和/或血流动力学异常造成脑出血或缺血导致的精神障碍。该病一般进展较缓慢,呈阶梯式进展,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伴或不伴进行性认知功能与言语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出现失语、人格衰退、情绪障碍,易于激动等。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加上病程呈慢性进展过程,也使得病人家庭负担越来越重。已有研究显示,全面细致的护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