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低温流动机制的转变-从微米到纳米尺度的观察

来源 :第八届全国显微构造与组构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yong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应用光学显微镜、阴极发光显微镜、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研究揭示出,天然上地壳变形的方解石质岩石、白云石质岩石、长英质岩石和花岗质岩石,在一定的变形环境中,都不同程度地改变形成微米级乃至纳米级颗粒尺度上的构造岩,即微角砾岩。微角砾岩由碎裂的角砾状碎屑和细小的基质构成。角砾状碎屑的基本形态轮廓、平直的边界、随机分布的粒度、无固定的方向性、砾内破裂与品内微破裂的发育和缠结位错的大量出现等均揭示出脆性变形表现。
其他文献
本文从微观分析的角度,探讨了松散沉积物中宏观形迹不明的活动断层及其古地震事件的显微构造和显微沉积学标志。文章围绕样品和研究方法、显微构造分析结果、显微沉积学分析结
本文通过对汉诺坝下地壳麻粒岩包体的显微构造研究,探讨了该地区下地壳包体的变形显微构造特征和变形机制,并探讨了该区下地壳的流变学特征。
综述了近年来聚苯并恶嗪(PBZ)在降低介电常数、介电损耗、吸水率和提高热稳定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由桐酸(TOA)经Diels-Alder加成反应制备得到桐酸-马来酸酐(TOMAH),再将TOMAH与9,10-二氢-9-氧-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由Michael加成反应制得阻燃型桐酸-马来酸酐固化剂(D
以三聚氯氰、水合肼和氢氧化钠为原料,根据三聚氯氰中各氯原子取代的活性规律,经过低温、室温和回流3个阶段的反应,合成出新化合物1,3,5-三嗪-2,4,6-三肼,产品收率可达94%,通
采用双酚A环氧树脂GELR128及双氰胺Dyhard 100S和超低温潜伏性固化促进剂FXR-1081配制了一次性注射器用单组分加热固化型环氧针头胶.通过对胶的粘度、储存期、拉拔力、耐高压
本文对哈尔里克山三条构造剖面进行了详细野外观察以及小铺南侧一带大比例尺构造填图和相关的室内研究,并在同变质、变形矿物进行年代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哈尔里克山古生代以来的
工程塑料是一种新型的合成材料,工程塑料的原材料来源广泛,制作成本较低,因其具有多种品类,可满足不同工程结构材料的需求,被广泛运用于不同建设工程领域.近年来,随着高新技
期刊
本文对贵州雷公山地区过渡性剪切带显微构造递进变形特征进行了阐述。贵州雷公山地区过渡性翦切带发育于低绿片岩相绢云板岩、(含)粉砂质绢云板岩、(含)凝灰质绢云板岩为主的
会议
《化工专业英语》(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7月版)一书的主编是杨春华和陈刚,副主编是候炜,主审是张龙,该书作为一本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运用英语对化工相关的知识进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