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抽样调查及对策分析

来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lee4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黑龙江省11所高职院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比例偏低;硕士以上学位占“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双师型”教师中从事专业理论课教学的人数偏多,从事实习实训课教学的人数偏少;具有高级技术职称、获得行业特许资格证书或专业资格,及具有专业技能考评员资质的人较少.为此应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培训体系和培训制度;充分发挥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培训“双师型”教师的功能;加强校本教研,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执教能力;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加大职业技术高师院校的改革力度,调整学科专业设置.
其他文献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的社会热门话题.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开展创新,如何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是当前面临的具有广泛意义的迫切问题.本文就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我校在“以就业为导向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中,确立了我校数控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和新的教学计划,重点开发了“机械制图”“数控机床操作”“素质教育”等几门核心课程.在新的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我们不断思考和探索,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了新的认识,重新修改方案,构建了具有鲜明就业定向性的“就业导向型课程体系框架”,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培养企业需要的岗位技能人才提供经验和依据
会议
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需要.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策支持、制度支持,还需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支撵.“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分层、分类培训的策略,把专业教师分为合格层、骨干层、名师层三个层次,以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培养为重点,以校本培训、行业实践、高校进修、社会聘任和教师自学为基本渠道,以制度创新为根本保障,才能建立
会议
随着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外聘专业教师已成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职业院校外聘专业教师的积极作用入手,对外聘专业教师的制约因素进行剖析,探讨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外聘专业教师的管理,促进外聘专业教师队伍的发展,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和社会效益.
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标准的研究对于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提出“抓本”“立标”是学校教育的关键,针对“抓本”“立标”的现状,就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架构出“两层次三级别递延式”标准体系,以此作为专业教师教学能力考评测试、培训提高、自我发展的依据,并进一步提出了施行标准的对策和建议.
职业院校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所面临着诸多方面的挑战,亟待学习提高;而在职培训作为提高职教师资素质与技能的有效方式,正在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北京市部分职业院校教师状况进行实证调研的基础上,针对职业院校教师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培训地点等方面的需求予以考察,从中透视职业院校教师培训体系的不足,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会议
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但其师资队伍建设却相对滞后,成为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齐齐哈尔职业学院秉承“用共同愿景引导人、凭高尚人格感染人、以竞争机制激励人、靠科学管理规范人”的运行机制,在多年实践探索中摸索出了一套师资建设的方式方法:通过建立专业法人制度,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开办企业,实施教师职业规划等措施,解决了教师内动力问题,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从而
温总理提出“教育家办学”,在《中国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也强调“国家提倡教育家办学”.教育家是一个总的称谓,分为不同的领域和层次.就职业院校来说,其本质是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彰显办学特色,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做到这一点,提倡“职教专家”办学,是一个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