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Al2O3纳米复合粉末制备及烧结技术研究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dreamy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硬质合金因其具有高硬度、高强度、高弹性模量、低热膨胀系数等优点,在切削刀具、开采工具、石油与地质矿山勘探、耐磨零件和精密模具等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WC-Co硬质合金是该领域产品的主体,其中WC作为硬质相是材料高硬度的保证,金属Co是材料韧性的保证。但Co是稀有昂贵、不可再生的战略性资源,且由于其优良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在陶瓷、食品添加剂、催化剂、电池、电子部件等方面的需求量也迅速增加。另一方面,由于Co熔点低、化学活性高,高温时易软化、易与其他元素发生反应扩散等,硬质合金硬度和耐蚀性会受到影响。因此,研制兼具高硬度和高韧性、原料易得的新型WC基硬质合金,以代替WC-Co,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中,以Al2O3作为Co的替代材料,从粉末制备和热压烧结两个方面开展制备WC-Al2O3复合材料的研究工作。研制过程中,系统设计了复合粉末的配方和热压烧结工艺,对复合粉末在球磨过程中的物相变化、球磨后纳米复合粉末的热力学、热压烧结过程中物相变化、烧结制度及增韧机理、添加剂MgO和CeO2对烧结试样的影响和二阶段热压烧结制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WC和无定形态Al2O3为原料,利用机械合金化法和普通热压烧结法制备WC-Al2O3复合材料(WA1);通过物相分析研究球磨和热压烧结过程中Al2O3的相变,通过微观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热压烧结工艺和Al2O3含量对复合材料的影响,并探讨其增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球磨过程中,复合粉末不断细化,无定形态Al2O3未发生相变;在烧结过程中,A1203发生了相变,当烧结温度为961℃时,无定形态Al2O3和过渡形态Al2O3转化为γ-Al2O3,当烧结温度为1100℃时,完全转化为α-Al2O3; WC-40vol.%Al2O3复合粉末在烧结温度为1540℃,保温时间为90min,压力为39.6MPa的热压烧结条件下获得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其致密度可达97.98%,维氏硬度为18.65GPa,断裂韧性为10.43MPa·m1/2,抗弯强度为756.34MPa; WC-Al2O3复合材料中增韧机理主要为第二相颗粒增韧机理、基体WC和第二相Al2O3颗粒热膨胀系数失配产生的残余应力增韧机理和Al2O3相变增韧机理;这些机理综合作用使裂纹搭桥、偏转,二次裂纹和侧生裂纹增多,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韧性。2.以WC和α-Al2O3为原料,以3:2体积比的配方,在烧结温度为1540℃,保温时间为90min,压力为39.6MPa的热压烧结条件下制备WC-40vol.%α-Al2O3复合材料(WA2);对比分析以不同种类Al2O3为原料制备的WC-Al2O3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探讨Al2O3相变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增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WC-40vol.%α-Al2O3复合材料致密度为98.38%,维氏硬度为16.55GPa,断裂韧性为8.52MPa·m1/2,抗弯强度为881.35MPa。WA1中AlOOH相变产生的少许水残留在试样中形成孔隙,是WA1致密度和抗弯强度较WA2低的原因;γ-Al2O3向α-Al2O3的相变消耗系统能量,从而减少WC氧化脱碳的能量,是WA1中脆性相W2C的形成被抑制的原因;γ-Al2O3向α-Al2O3的相变过程有24vol.%的体积缩小,从而获得较小的Al2O3颗粒,是WA1微观组织的细化、维氏硬度和断裂韧性较WA2高的原因;3.为提高WA1和WA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添加剂MgO和稀土氧化物CeO2对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MgO和CeO2未能提高WA1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而对于WA2复合材料,分别添加MgO和CeO2时,最佳含量均为0.1wt.%,二者均可起到提高复合材料的致密度、抑制晶粒长大、改善颗粒之间的结合状态的作用;另外,活泼的稀土元素吸附复合粉末中的杂质氧,有效抑制WC的脱碳;CeO2在烧结过程中被还原成Ce2O3,并与Al2O3形成新的化合物,提高复合材料的结合强度。当同时添加0.05wt.%MgO和0.05wt.%CeO2时,WA2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佳,致密度为99.04%TD,维氏硬度为18.18GPa,断裂韧性为10.14MPa·m1/2,抗弯强度为1155.38MPa。4.依据WC-40vol.%α-Al2O3复合材料致密化速率和晶粒长大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合理的二阶段热压烧结工艺;考察各工艺对试样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确定最佳烧结制度,探讨二阶段热压烧结对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的机理。研究二阶段热压烧结法和添加剂MgO、CeO2共同作用对WC-40vol.%α-Al2O3复合材料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SS4烧结制度下(T1=1600℃,T2=1450℃,t2=6h)制备的WC-40vol.%α-Al2O3烧结试样的力学性能优于普通热压烧结制度CS1下(1540℃保温90min)所得烧结试样的力学性能。在TSS4和添加剂MgO、CeO2的共同作用下,WC-40vol.%α-Al2O3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进一步提高,其致密度为99.42%TD,晶粒尺寸为2.921μm,维氏硬度为19.22GPa,断裂韧性为11.21MP·m1/2,抗弯强度为1236.78MPa,与热压烧结法制备的WC-Co硬质合金的力学性能相当。5.研究以WC和无定形态Al2O3为原料的WC-40vol.%Al2O3复合材料的二阶段热压烧结工艺,探讨Al2O3相变和二阶段烧结技术对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l2O3的相变在第一阶段烧结后即已完成,则该材料第二阶段烧结开始时,起始颗粒尺寸较小,有利于获得匀细的微观组织;以WC和无定形态Al2O3为原料的WC-40vol.%Al2O3复合材料的最佳二阶段热压烧结工艺为TSS4(T1=1600℃,T2=1450℃,t2=6h);在TSS4制度下制备试样的力学性能与CS1制度下制备试样的力学性能相比,致密度从97.98%TD增加至99%TD,WC晶粒尺寸从2.79gm减小至2.38gm,维氏硬度从18.65GPa提高至19.71GPa,断裂韧性从10.43MPa·m1/2提高至12MPa·m1/2,抗弯强度从881.35MPa提高至1285.08MPa。本文中,作者率先采用无定形Al2O3和α-Al2O3代替Co,通过高能球磨、普通热压烧结法和二阶段热压烧结法制备新型WC-Al2O3复合材料,利用现代测试技术,对复合材料球磨和烧结过程中物相、热力学、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进行表征,探讨复合材料致密化和增韧机理,及添加剂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为WC-Al2O3复合材料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2003年第58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联合国历史上第一个专门适于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它是继2000年第5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
氢是一种理想的能源载体,在清洁燃料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甲烷水蒸汽重整制氢工艺是制氢的重要途径,二氧化碳吸收是强化该制氢过程的重要手段,而二氧化碳吸收剂性能将直接影
本文的实验分为两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阐述的是在无模板剂的条件下通过纳米片状Y(OH)CO3:Eu3+水热200℃温度下保温两小时处理后,卷曲成空心纳米管再组装成花状放射结构的产物,最
目的:颗粒物质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有证据表明污染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颗粒物质通过迅速进入到血液循环后可与血管内皮细胞
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LITSOFC)将SOFC的操作温度降低到400~800℃,解决了传统SOFC因温度过高带来的材料选择、制备等问题,成为近年来SOFC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从一种氧离子/
本工作以金属粉(金属Al粉、结晶Si粉、Al-Si合金粉)与含硼添加剂(B4C、硼玻璃)作为复合添加剂,主要研究复合添加剂了对Al2O3-SiC-C质材料的物理性能、抗氧化性能及抗渣性能的影响,
本论文采用水热法制备NaYF4:Yb3+,Ln3+(Ln:Er3+,Tm3+)和Y2O3:Eu3+发光材料,系统探讨稀土离子添加量、水热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反应体系的pH值等条件对荧光粉性能的影响。在
颗粒物污染是一种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无论是来源于自然或人为活动的颗粒物,都会给动、植物及人体健康带来危害。本研究以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的榆树林、毛白杨旱柳混
经过20多年的发展,锂离子电池由于其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等方面的优势,在小型电子产品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需求,人们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尤其是能量密
近几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表面贴装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元器件的集成化、微型化、片式化已经成为当今微电子技术发展的趋势,而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R)陶瓷器件也朝着微型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