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与中药合用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缺血

来源 :全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病专题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ke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糖尿病引起的下肢慢性缺血的患者越来越多.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疗效尚难尽人意,尤其对于患肢缺血疼痛的缓解在无远端流出道、动脉远端闭塞或多节段闭塞的患者,更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本文论述了采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ABMT)与中药合用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的疗效.
其他文献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是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共同组成糖尿病三大慢性并发症之一,临床发病率高,且以对称性周围神经病变多见.本文就凯时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行了临床性研究.
糖尿病血管病变引起的肢端坏疽是糖尿病足中最严重的后果,也是目前各类截肢术中发生率最高的疾病.本文就早期离断在糖尿病下肢血管变肢端坏疽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DVT)后遗症临床多见,本文就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慢性期病人的综合治疗进行了论述.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支系撒尼族民间医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有好方法已200多年的历史、对此病认为"由寒冷,潮湿、外伤等邪毒致瘀血阻塞,治宜先祛邪毒、后活血、疏通阻塞才能根本治愈"的认识,本文就彝族医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进展进行了论述.
目的:介绍腘动脉嵌压综合征的诊治经验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方法:自2000年10月至2005年5月,共收治61例,男39例,22例,年龄34岁至58岁,平均44.5岁.左侧31例,右侧20例,双侧10例.42例疑诊为"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19例诊断为"单纯大隐静脉曲张"10例曾在外院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因分段剥脱术.6例经彩色B超检查发现,所有病例均经下肢顺行性静脉造影而诊断,狭窄程度均达70﹪
本文介绍糖尿病动脉硬化症的诊断依据、治疗计划及方案,并分析了其治疗过程中病情的变化及在治疗过程是存在的治疗难点以及相应的对策。
目的:观察清营I号含药血清对培养的HUVEC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和MTT法分FBS组、RS组、RDS组和RQS组,每组分5﹪、10﹪和15﹪三种浓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①在静脉注射药物血清1h再以相同剂量重复给药,RDS组和RQS组在2h时均能达到最佳时相药物浓度,且有效应累加作用.②RS组、RDS组和RQS组无细胞损伤作用.③同种浓度RQS组OD值明显高于FBS、RS、RDS
雷诺氏病(RD)是北方寒冷地区一种疑难疾病.是指肢体动脉,特别是小动脉受寒冷或情绪波动后所出现的发作性痉挛,表现为手指皮肤呈现苍白-青紫-潮红的变色的典型症状,同时伴有麻木、发凉感觉异常等病症.本文就中药雷诺冲剂治疗雷诺氏病的疗效进行了论述.本方剂采用益气温阳、活血化瘀、祛湿通络的中药组成,由青风藤、桂枝、王不留行、甘草、黄芪、青木香、威灵仙等十味中药经提取制成颗粒冲剂.研究结果表明,雷诺冲剂能够
本文就正常四肢血管的超声表现进行了介绍,研究结果表现:正常下肢深静脉血流频谱特点是表现为随呼吸运动变化的单相血流〔向心血流)。深吸气或做Valsalva试验时,大、中静脉内血流停止。
常见的下肢缺血性疾病包括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急性动脉栓塞等.血管外科的常用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介入治疗,静点溶栓扩血管药物的保守治疗以及中医药治疗等.本文就动脉注射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