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alleolar supination adduction fracture combined with lateral talus avulsion fracture: A case repo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i03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nkle sprain is the most common injury in sports and daily life. It generally present as fracture of ankle joint.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分析临床护理中实施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在骨科护理实践中注重以人为本,尊重患者对健康、隐私、尊严及精神等各方面的需求。
背景:髓内钉作为中心性固定方法对股骨干骨折的治疗具有微创、操作性强、术程简洁、固定稳定、可缩短卧床及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因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等优点,但术后存在一定程度的骨折不愈合率,且对此问题的处理尚无统一标准。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出现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及再次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
目的:探讨微创通道下单纯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后路椎间融合治疗腰椎失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采用微创通道下单纯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后路椎间融合治疗的13例腰椎失稳症患者,评价比较术前、术后初期的椎间隙高度,术前和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ODI值。
Purpose: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knee stability and clinical outcomes after single- and double-bundle PCL reconstruction.
目的 探讨髓内钉固定植骨与钢板内固定植骨治疗胫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胫骨骨不连患者的临床并分为接受髓内钉固定植骨治疗的对照组,观察术后骨折断端愈合情况、负重下地时间以及膝关节功能,骨不连是骨折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据相关研究报道骨折后约5%-10%的患者发展为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目的:研制一种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新型动、静态交换型交锁髓内钉,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 法:2009年4月~2012年12月,设计并采用该种新型动、静态交换型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33 例,其中男26 例,女7例;年龄20~63岁,平均年龄37岁。
目的:验证雷尼酸锶对小鼠前成骨细胞在炎症细胞因子存在下的促进作用 方法:(1)钛颗粒的制备:将商业购买的纯钛金属颗粒经高温高压处理,烘干后制备成钛颗粒悬液。
目的 分析抢救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中肺栓塞的形成和抢救过程,为肺栓塞患者的成功救治总结经验.方法 2015年4月,使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 成功抢救一例股骨远端骨折术中大面积肺栓塞患者,此患者为72岁老年女性,摔伤致右股骨远端骨折,既往患有"房产"10余年,全麻手术开始10min后准备行骨折复位时患者出现血压及氧饱和下降,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急剧下降,食道超声提示右心比例增大,心脏收缩功能减低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椎弓根内固定(MIS-TIL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23例腰椎滑脱症的临床资料。术前及术后第1、7、14天及末次随访时间采用VAS腰腿痛评分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估;术前及术后第1天、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间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
Musculoskeletal tuberculosis infections of the sternoclavicular region are rare and present special challenges to management in view of the close proximity to underlying great vessels and limited soft